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是指心房内异位起搏点自律性强度中度增高触发机制所引起的房性心动过速。急性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组,但多发生于成年人 [详细]
1、发病原因急性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组,但多发生于成年人。常在器质性心脏病基础上发作,如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尤其是伴急性感染时)、肺心病等。洋地黄过量、低钾血症常是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发作的重要原因 [详细]
AAT具有突然发作,突然终止的特点,发作时患者有胸闷不适,心悸,头晕等症状,少数患者伴有低血压,心源性休克等,心率为100~180次/min,大多为160次/min,〈250次/min [详细]
一、典型心电图特点1、P′波形态与窦性P波不同,而和其后心动过速中的P波形态相同,P′-R间期>0.12s。2、房性心动过速的频率:一般在100~180次/min,1,也可见于R后P′波的房性心动过速,QRS波为室上性图形 [详细]
一、治疗1、急性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的治疗较为困难。迷走神经刺激不能终止发作。药物的疗效不明显。ⅠA类奎尼丁、普鲁卡因胺效果不理想。2、对于无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用维拉帕米或普萘洛尔(心得安)似有一定的疗效 [详细]
如心动过速发生在器质性心脏病的基础之上或发作时间过长,会出现晕厥、低血压、心源性休克或诱发心力衰竭等并发症 [详细]
1、慢性治疗期间,药物治疗可能通过直接作用于折返环,或通过抑制触发因素,如自发性期前收缩而控制复发,药物慢性治疗的适应证包括发作频繁、影响正常生活或症状严重而又不愿或不能接受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的患者 [详细]
忌食辛辣、刺激食物;戒烟酒、咖啡;食宜清淡。在体力活动、焦虑时,药物的作用几近消失。因此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避免精神紧张或过度疲劳,做到生活规律、起居有常、精神乐观、情绪稳定均可减少本病的复发。不要吸烟及被动吸烟、不要喝酒也是很关键的 [详细]
忌食辛辣、刺激食物;戒烟酒、咖啡;食宜清淡。在体力活动、焦虑时,药物的作用几近消失。因此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避免精神紧张或过度疲劳,做到生活规律、起居有常、精神乐观、情绪稳定均可减少本病的复发。不要吸烟及被动吸烟、不要喝酒也是很关键的...[详细]
2020-01-08 14:04:001、慢性治疗期间,药物治疗可能通过直接作用于折返环,或通过抑制触发因素,如自发性期前收缩而控制复发,药物慢性治疗的适应证包括发作频繁、影响正常生活或症状严重而又不愿或不能接受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的患者...[详细]
2020-01-08 14:04:00如心动过速发生在器质性心脏病的基础之上或发作时间过长,会出现晕厥、低血压、心源性休克或诱发心力衰竭等并发症...[详细]
2020-01-08 14:04:01一、治疗1、急性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的治疗较为困难。迷走神经刺激不能终止发作。药物的疗效不明显。ⅠA类奎尼丁、普鲁卡因胺效果不理想。2、对于无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用维拉帕米或普萘洛尔(心得安)似有一定的疗效...[详细]
2020-01-08 14:04:01一、典型心电图特点1、P′波形态与窦性P波不同,而和其后心动过速中的P波形态相同,P′-R间期>0.12s。2、房性心动过速的频率:一般在100~180次/min,1,也可见于R后P′波的房性心动过速,QRS波为室上性图形...[详细]
2020-01-08 14:04:01AAT具有突然发作,突然终止的特点,发作时患者有胸闷不适,心悸,头晕等症状,少数患者伴有低血压,心源性休克等,心率为100~180次/min,大多为160次/min,〈250次/min...[详细]
2020-01-08 14:03:591、发病原因急性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组,但多发生于成年人。常在器质性心脏病基础上发作,如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尤其是伴急性感染时)、肺心病等。洋地黄过量、低钾血症常是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发作的重要原因...[详细]
2020-01-08 14:03:59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是指心房内异位起搏点自律性强度中度增高触发机制所引起的房性心动过速。急性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组,但多发生于成年人...[详细]
2020-01-08 14:03:59简介炎炎夏日如何预防脑卒中?季高血压高发的原因是什么?高温天气人的代谢比较快,人的血压也容易出现波动。高温天气,尤其是高温天气作业的劳动人民,出汗比较多,血液的化学成分就会出现变化,往往是出现粘滞性比较高。...[详细]
简介哪些情况不能献血或要延期献血?哪些情况暂不能献血?献血首先应该满足男性体重≥50公斤,女性体重≥45公斤,年龄在18-55周岁,既往无献血反应等条件。不能献血的人可分为两种,分别为暂时不能献血人群以及永久不能献血人群。...[详细]
简介糖尿病并发症有哪些症状?能治好吗?糖尿病的并发症分为急性并发症和慢性并发症。急性并发症主要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高血糖状态。慢性并发症有糖尿病心血管病、糖尿病性脑血管病、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糖尿病肾病、感染等。...[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