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膜腔为脏层胸膜与壁层胸膜之间不含空气的密闭腔隙。因受肺脏向心回缩的作用,胸腔呈现负压。任何原因使空气进入胸膜腔造成胸腔积气和肺萎陷称为气胸 [详细]
气体进入胸膜腔造成积气状态称为气胸(pneumothorax)。可自发地发生,亦可由疾病、外伤、手术、诊断或治疗性操作不当等相起。自发性气胸是指因肺部疾病使肺组织和脏层胸膜破裂,或靠近肺表面的细微气肿泡破裂,肺和支气管内空气逸入胸膜腔 [详细]
⒈突然发生胸痛,呼吸困难,胸闷,严重者烦躁不安、大汗、发绀,呼吸加快,脉搏细速,甚至休克。⒉气管向健侧移位,患侧胸部饱满,呼吸运动减弱或消失,叩诊呈鼓音,语颤及呼吸音减弱 [详细]
1.X线检查 是诊断气胸最可靠的方法,可显示肺萎陷的程度、肺部情况、有无胸膜粘连、胸腔积液及纵隔移位等。胸像上显示无肺纹理的均匀透亮区的胸膜腔积气带,其内侧为与胸壁平行的弧形线状肺边缘 [详细]
自发性气胸是否抽气及怎样抽气主要取决于气胸的类型和积气的多少。单纯性气胸,少量积气(肺萎陷小于20%)可继续观察,不必抽气,一般空气可自行吸收。肺萎陷>20%,或症状明显者需进行排气治疗 [详细]
自发性气胸的常见并发症如下: 脓气胸:大多数继发于肺部感染(如肺炎、脓胸),特别在婴幼儿较多见。肺炎或脓胸可使肺部边缘的肺泡或小支气管破裂,形成支气管瘘,以致胸膜腔与支气管系统互相通连,成为气胸 [详细]
在生活中预防自发性气胸有何禁忌呢? 一忌不及时治疗。气胸发生时空气经裂孔进入胸膜腔,使胸膜腔积气,肺脏萎缩,严重者可影响肺的呼吸功能。若不抓紧时间积极治疗,尽快排出积气,就会出现呼吸衰竭等危象。 二忌活动 [详细]
1.多进高蛋白、高能量、水果、蔬菜为主,不挑食,不偏食。 2.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干结,注意进食粗纤维食物 3.忌烟酒、辛辣及其他刺激性饮食 [详细]
1.多进高蛋白、高能量、水果、蔬菜为主,不挑食,不偏食。 2.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干结,注意进食粗纤维食物 3.忌烟酒、辛辣及其他刺激性饮食...[详细]
2020-01-08 15:30:50在生活中预防自发性气胸有何禁忌呢? 一忌不及时治疗。气胸发生时空气经裂孔进入胸膜腔,使胸膜腔积气,肺脏萎缩,严重者可影响肺的呼吸功能。若不抓紧时间积极治疗,尽快排出积气,就会出现呼吸衰竭等危象。 二忌活动...[详细]
2020-01-08 15:30:50自发性气胸的常见并发症如下: 脓气胸:大多数继发于肺部感染(如肺炎、脓胸),特别在婴幼儿较多见。肺炎或脓胸可使肺部边缘的肺泡或小支气管破裂,形成支气管瘘,以致胸膜腔与支气管系统互相通连,成为气胸...[详细]
2020-01-08 15:30:481.X线检查 是诊断气胸最可靠的方法,可显示肺萎陷的程度、肺部情况、有无胸膜粘连、胸腔积液及纵隔移位等。胸像上显示无肺纹理的均匀透亮区的胸膜腔积气带,其内侧为与胸壁平行的弧形线状肺边缘...[详细]
2020-01-08 15:30:49自发性气胸是否抽气及怎样抽气主要取决于气胸的类型和积气的多少。单纯性气胸,少量积气(肺萎陷小于20%)可继续观察,不必抽气,一般空气可自行吸收。肺萎陷>20%,或症状明显者需进行排气治疗...[详细]
2020-01-08 15:30:48⒈突然发生胸痛,呼吸困难,胸闷,严重者烦躁不安、大汗、发绀,呼吸加快,脉搏细速,甚至休克。⒉气管向健侧移位,患侧胸部饱满,呼吸运动减弱或消失,叩诊呈鼓音,语颤及呼吸音减弱...[详细]
2020-01-08 15:30:49气体进入胸膜腔造成积气状态称为气胸(pneumothorax)。可自发地发生,亦可由疾病、外伤、手术、诊断或治疗性操作不当等相起。自发性气胸是指因肺部疾病使肺组织和脏层胸膜破裂,或靠近肺表面的细微气肿泡破裂,肺和支气管内空气逸入胸膜腔...[详细]
2020-01-08 15:30:48胸膜腔为脏层胸膜与壁层胸膜之间不含空气的密闭腔隙。因受肺脏向心回缩的作用,胸腔呈现负压。任何原因使空气进入胸膜腔造成胸腔积气和肺萎陷称为气胸...[详细]
2020-01-08 15:30:49简介炎炎夏日如何预防脑卒中?季高血压高发的原因是什么?高温天气人的代谢比较快,人的血压也容易出现波动。高温天气,尤其是高温天气作业的劳动人民,出汗比较多,血液的化学成分就会出现变化,往往是出现粘滞性比较高。...[详细]
简介哪些情况不能献血或要延期献血?哪些情况暂不能献血?献血首先应该满足男性体重≥50公斤,女性体重≥45公斤,年龄在18-55周岁,既往无献血反应等条件。不能献血的人可分为两种,分别为暂时不能献血人群以及永久不能献血人群。...[详细]
简介糖尿病并发症有哪些症状?能治好吗?糖尿病的并发症分为急性并发症和慢性并发症。急性并发症主要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高血糖状态。慢性并发症有糖尿病心血管病、糖尿病性脑血管病、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糖尿病肾病、感染等。...[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