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球瘤(glomustumor)可分单发性血管球瘤和多发性血管球瘤。常有显著触痛和自发性疼痛,但偶亦有无疼痛者。指趾部损害多见于女性,发生于其他部位者男性多见 [详细]
一、发病原因病因不明,部分病例中,外伤可能是其诱因。二、发病机制发病机制还不清楚。可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血管球是位于皮肤中的一种正常结构,是小动、静脉之间的短路,有丰富的神经末梢,是交感神经及感觉神经末梢 [详细]
血管球瘤可分单发性血管球瘤和多发性血管球瘤,单发性血管球瘤较常见,呈淡紫或暗蓝色结节,直径数毫米,高分辨率磁共振显像有助于手术确定肿瘤范围,多发性血管球瘤少见,一般无触痛 [详细]
1、物理检查大头针按压试验(以大头针尾部压触肿瘤体表部位引起疼痛)阳性。2、实验室检查组织病理见扩张的血管腔,内衬单层扁平内皮细胞,内皮细胞周围为数层或多层血管球细胞。肿瘤内可以有结缔组织、平滑肌组织及无髓神经纤维 [详细]
具有疼痛的血管球瘤一旦确诊,即应手术切除。彻底切除肿瘤是本病有效的治疗方法。甲下血管球瘤可在指神经阻滞麻醉下进行,根据肿瘤的位置,切除部分指甲,切开并牵开甲床,即可见位于甲床之下的圆形、包膜完整呈粉红色或紫红色、边缘清楚的小肿瘤 [详细]
多发性血管球瘤较少见,多在儿童期发病,表现为较大的蓝色柔软结节,损害广泛,也可局限,多无自觉症状,少数患者可同时有疼痛性和无痛性皮肤损害 [详细]
目前病因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外伤可能为其诱因,局部受到长期挤压、摩擦、温度变化等刺激也可能与其发生相关,多发性家族性血管球瘤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详细]
1、血管球瘤吃哪些食物对身体好(1)多吃水果、蔬菜、黄豆、卷心菜、大白菜、西红柿、胡萝卜、空心菜、大枣。(2)可吃鸡、羊、牛肉等。2、血管球瘤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1)忌烟、酒。(2)不吃辛辣或味道厚重的食物 [详细]
1、血管球瘤吃哪些食物对身体好(1)多吃水果、蔬菜、黄豆、卷心菜、大白菜、西红柿、胡萝卜、空心菜、大枣。(2)可吃鸡、羊、牛肉等。2、血管球瘤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1)忌烟、酒。(2)不吃辛辣或味道厚重的食物...[详细]
2020-01-08 17:33:33目前病因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外伤可能为其诱因,局部受到长期挤压、摩擦、温度变化等刺激也可能与其发生相关,多发性家族性血管球瘤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详细]
2020-01-08 17:33:33多发性血管球瘤较少见,多在儿童期发病,表现为较大的蓝色柔软结节,损害广泛,也可局限,多无自觉症状,少数患者可同时有疼痛性和无痛性皮肤损害...[详细]
2020-01-08 17:33:33具有疼痛的血管球瘤一旦确诊,即应手术切除。彻底切除肿瘤是本病有效的治疗方法。甲下血管球瘤可在指神经阻滞麻醉下进行,根据肿瘤的位置,切除部分指甲,切开并牵开甲床,即可见位于甲床之下的圆形、包膜完整呈粉红色或紫红色、边缘清楚的小肿瘤...[详细]
2020-01-08 17:33:341、物理检查大头针按压试验(以大头针尾部压触肿瘤体表部位引起疼痛)阳性。2、实验室检查组织病理见扩张的血管腔,内衬单层扁平内皮细胞,内皮细胞周围为数层或多层血管球细胞。肿瘤内可以有结缔组织、平滑肌组织及无髓神经纤维...[详细]
2020-01-08 17:33:33血管球瘤可分单发性血管球瘤和多发性血管球瘤,单发性血管球瘤较常见,呈淡紫或暗蓝色结节,直径数毫米,高分辨率磁共振显像有助于手术确定肿瘤范围,多发性血管球瘤少见,一般无触痛...[详细]
2020-01-08 17:33:33一、发病原因病因不明,部分病例中,外伤可能是其诱因。二、发病机制发病机制还不清楚。可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血管球是位于皮肤中的一种正常结构,是小动、静脉之间的短路,有丰富的神经末梢,是交感神经及感觉神经末梢...[详细]
2020-01-08 17:33:33血管球瘤(glomustumor)可分单发性血管球瘤和多发性血管球瘤。常有显著触痛和自发性疼痛,但偶亦有无疼痛者。指趾部损害多见于女性,发生于其他部位者男性多见...[详细]
2020-01-08 17:33:32简介炎炎夏日如何预防脑卒中?季高血压高发的原因是什么?高温天气人的代谢比较快,人的血压也容易出现波动。高温天气,尤其是高温天气作业的劳动人民,出汗比较多,血液的化学成分就会出现变化,往往是出现粘滞性比较高。...[详细]
简介哪些情况不能献血或要延期献血?哪些情况暂不能献血?献血首先应该满足男性体重≥50公斤,女性体重≥45公斤,年龄在18-55周岁,既往无献血反应等条件。不能献血的人可分为两种,分别为暂时不能献血人群以及永久不能献血人群。...[详细]
简介糖尿病并发症有哪些症状?能治好吗?糖尿病的并发症分为急性并发症和慢性并发症。急性并发症主要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高血糖状态。慢性并发症有糖尿病心血管病、糖尿病性脑血管病、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糖尿病肾病、感染等。...[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