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骨下端骨折是指桡骨远侧端3cm范围内的骨折,临床上比较常见且多见于成年及老年。此病多数是因桡骨远端受到暴力的作用而致,直接暴力、间接暴力均可,但多为间接暴力所致 [详细]
桡骨下端骨折多见于成年人及老年。其骨折发生在桡骨远侧端3cm范围内。桡骨下端膨大,由松质骨构成,松质骨与坚质骨交界处为应力上的弱点,此处容易发生骨折 [详细]
1.受伤后腕关节上方明显肿胀、疼痛,局部压痛,有纵轴叩痛。 2.移位骨折有典型畸形,伸直型骨折远端向背侧移位可出现“餐叉样”畸形,向桡侧移位可出现“枪刺刀”畸形。屈曲型骨折则出现相反的畸形 [详细]
桡骨下端骨折在确诊时,除依靠其临床表现外,还需借助辅助检查。主要检查方法有以下几种:1.X线摄片可明确骨折类型。 2.化验检查可见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高 [详细]
对于桡骨下端无移位或不完全骨折不需整复,仅用掌、背侧夹板固定2~3周即可;有移位的骨折均可用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来作治疗。对陈旧性在一月以内的都可用手法治疗。为了便于复位手法和治疗的统一,按骨折类型进行说明 [详细]
1、正中神经损伤:跌倒时腕关节处于背伸及前臂旋前位、手掌着地,暴力集中于桡骨下端松质骨处而引起骨折。骨折下端向背侧及桡侧移位,刺激正中神经导致的损伤情况。2、迟发性伸拇肌腱断裂。3、股骨颈骨折 [详细]
预防桡骨下端骨折发生的一般措施如下:预防桡骨下端骨折的发生要从引起骨折的原因做起;桡骨下端骨折是由外伤性因素所引起,间接暴力、直接暴力均可引起;但以间接暴力剧多;多以跌倒时手部着地,暴力向上传导,因而发生桡骨下端骨折 [详细]
桡骨下端骨折各期适宜的饮食:骨折初期,由于患肢的肿胀、疼痛,加上精神紧张,常常不思饮食,食欲低下,因此病人要多喝些果汁、稀饭、豆浆面条等,吃一些少而精的食物,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及纤维素的食物,如瘦肉、鸡蛋、鱼、大豆等,蔬菜和水果 [详细]
桡骨下端骨折各期适宜的饮食:骨折初期,由于患肢的肿胀、疼痛,加上精神紧张,常常不思饮食,食欲低下,因此病人要多喝些果汁、稀饭、豆浆面条等,吃一些少而精的食物,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及纤维素的食物,如瘦肉、鸡蛋、鱼、大豆等,蔬菜和水果...[详细]
2020-01-08 16:31:40预防桡骨下端骨折发生的一般措施如下:预防桡骨下端骨折的发生要从引起骨折的原因做起;桡骨下端骨折是由外伤性因素所引起,间接暴力、直接暴力均可引起;但以间接暴力剧多;多以跌倒时手部着地,暴力向上传导,因而发生桡骨下端骨折...[详细]
2020-01-08 16:31:401、正中神经损伤:跌倒时腕关节处于背伸及前臂旋前位、手掌着地,暴力集中于桡骨下端松质骨处而引起骨折。骨折下端向背侧及桡侧移位,刺激正中神经导致的损伤情况。2、迟发性伸拇肌腱断裂。3、股骨颈骨折...[详细]
2020-01-08 16:31:40对于桡骨下端无移位或不完全骨折不需整复,仅用掌、背侧夹板固定2~3周即可;有移位的骨折均可用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来作治疗。对陈旧性在一月以内的都可用手法治疗。为了便于复位手法和治疗的统一,按骨折类型进行说明...[详细]
2020-01-08 16:31:40桡骨下端骨折在确诊时,除依靠其临床表现外,还需借助辅助检查。主要检查方法有以下几种:1.X线摄片可明确骨折类型。 2.化验检查可见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高...[详细]
2020-01-08 16:31:401.受伤后腕关节上方明显肿胀、疼痛,局部压痛,有纵轴叩痛。 2.移位骨折有典型畸形,伸直型骨折远端向背侧移位可出现“餐叉样”畸形,向桡侧移位可出现“枪刺刀”畸形。屈曲型骨折则出现相反的畸形...[详细]
2020-01-08 16:31:40桡骨下端骨折多见于成年人及老年。其骨折发生在桡骨远侧端3cm范围内。桡骨下端膨大,由松质骨构成,松质骨与坚质骨交界处为应力上的弱点,此处容易发生骨折...[详细]
2020-01-08 16:31:39桡骨下端骨折是指桡骨远侧端3cm范围内的骨折,临床上比较常见且多见于成年及老年。此病多数是因桡骨远端受到暴力的作用而致,直接暴力、间接暴力均可,但多为间接暴力所致...[详细]
2020-01-08 16:31:41简介炎炎夏日如何预防脑卒中?季高血压高发的原因是什么?高温天气人的代谢比较快,人的血压也容易出现波动。高温天气,尤其是高温天气作业的劳动人民,出汗比较多,血液的化学成分就会出现变化,往往是出现粘滞性比较高。...[详细]
简介哪些情况不能献血或要延期献血?哪些情况暂不能献血?献血首先应该满足男性体重≥50公斤,女性体重≥45公斤,年龄在18-55周岁,既往无献血反应等条件。不能献血的人可分为两种,分别为暂时不能献血人群以及永久不能献血人群。...[详细]
简介糖尿病并发症有哪些症状?能治好吗?糖尿病的并发症分为急性并发症和慢性并发症。急性并发症主要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高血糖状态。慢性并发症有糖尿病心血管病、糖尿病性脑血管病、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糖尿病肾病、感染等。...[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