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管内乳头状瘤可见于任何年龄的成年女性,但以40~50岁发病者最多见,男性少见。单发性者癌变率约为6%。乳管内乳头状瘤病常为多发性,癌变率高达30%~40%,可视为癌前病变 [详细]
本病病因尚未确定,但较多的学者认为本病与雌激素过度刺激造成局限性乳头状生长有关。乳管内乳头状瘤病常为多发性,发生于乳腺边缘部位的中、小导管或末梢导管,可累及多个乳腺小叶的不同导管。本病的生物学特性倾向于癌变,可视为癌前病变 [详细]
本病多数患者无不适,仅有间歇性、自主性乳头溢液,液体为血性或浆液性。当较大的瘤体阻塞输乳管时,可产生疼痛。一旦积血排出,肿块也随之变小,疼痛缓解、消失。这以现象可反复出现 [详细]
本病所需要做的检查主要包括X线检查和活体组织病理检查。乳腺管造影常可显示肿瘤所在部位及大小。乳头溢液涂片,可见红细胞和上皮细胞,偶可找到癌细胞 [详细]
乳管内乳头状瘤属良性疾病,但6~8%的病例可发生恶变,故应早期手术治疗。手术时,可先循乳头溢血口插入细探针,然后沿探针切开乳管,寻找肿瘤,予以切除 [详细]
乳管内乳头状瘤属于良性肿瘤,主要的并发症有以下两种。1、乳管内乳头状癌:乳管内乳头状癌一般在乳晕下可扪及肿块,肿块常大于1cm。按压时相应乳腺导管口有血性溢液。肿块表面不光滑,常与皮肤粘连,不易推动 [详细]
本病在预防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饮食以清淡素食为宜,忌煎炸油腻食物。2、注意保护乳房,免受意外伤害。3、佩戴合适的文胸。根据自己乳房的情况佩戴质地柔软、大小合体的文胸。4、定期对乳房实施自我检查 [详细]
患者平时要多吃白菜、豆制品、海带、鱼类、酸奶。多进食富含纤维素的蔬菜。在摄入高膳食纤维时,脂肪合成受到抑制,使激素水平下降,有利于疾病的恢复。牛蒡菜、桑子、猕猴桃、芦笋、南瓜等食物能增强免疫力,可多食 [详细]
患者平时要多吃白菜、豆制品、海带、鱼类、酸奶。多进食富含纤维素的蔬菜。在摄入高膳食纤维时,脂肪合成受到抑制,使激素水平下降,有利于疾病的恢复。牛蒡菜、桑子、猕猴桃、芦笋、南瓜等食物能增强免疫力,可多食...[详细]
2020-01-08 16:30:35本病在预防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饮食以清淡素食为宜,忌煎炸油腻食物。2、注意保护乳房,免受意外伤害。3、佩戴合适的文胸。根据自己乳房的情况佩戴质地柔软、大小合体的文胸。4、定期对乳房实施自我检查...[详细]
2020-01-08 16:30:37乳管内乳头状瘤属于良性肿瘤,主要的并发症有以下两种。1、乳管内乳头状癌:乳管内乳头状癌一般在乳晕下可扪及肿块,肿块常大于1cm。按压时相应乳腺导管口有血性溢液。肿块表面不光滑,常与皮肤粘连,不易推动...[详细]
2020-01-08 16:30:36本病多数患者无不适,仅有间歇性、自主性乳头溢液,液体为血性或浆液性。当较大的瘤体阻塞输乳管时,可产生疼痛。一旦积血排出,肿块也随之变小,疼痛缓解、消失。这以现象可反复出现...[详细]
2020-01-08 16:30:35乳管内乳头状瘤属良性疾病,但6~8%的病例可发生恶变,故应早期手术治疗。手术时,可先循乳头溢血口插入细探针,然后沿探针切开乳管,寻找肿瘤,予以切除...[详细]
2020-01-08 16:30:35本病所需要做的检查主要包括X线检查和活体组织病理检查。乳腺管造影常可显示肿瘤所在部位及大小。乳头溢液涂片,可见红细胞和上皮细胞,偶可找到癌细胞...[详细]
2020-01-08 16:30:35本病病因尚未确定,但较多的学者认为本病与雌激素过度刺激造成局限性乳头状生长有关。乳管内乳头状瘤病常为多发性,发生于乳腺边缘部位的中、小导管或末梢导管,可累及多个乳腺小叶的不同导管。本病的生物学特性倾向于癌变,可视为癌前病变...[详细]
2020-01-08 16:30:35乳管内乳头状瘤可见于任何年龄的成年女性,但以40~50岁发病者最多见,男性少见。单发性者癌变率约为6%。乳管内乳头状瘤病常为多发性,癌变率高达30%~40%,可视为癌前病变...[详细]
2020-01-08 16:30:35简介炎炎夏日如何预防脑卒中?季高血压高发的原因是什么?高温天气人的代谢比较快,人的血压也容易出现波动。高温天气,尤其是高温天气作业的劳动人民,出汗比较多,血液的化学成分就会出现变化,往往是出现粘滞性比较高。...[详细]
简介哪些情况不能献血或要延期献血?哪些情况暂不能献血?献血首先应该满足男性体重≥50公斤,女性体重≥45公斤,年龄在18-55周岁,既往无献血反应等条件。不能献血的人可分为两种,分别为暂时不能献血人群以及永久不能献血人群。...[详细]
简介糖尿病并发症有哪些症状?能治好吗?糖尿病的并发症分为急性并发症和慢性并发症。急性并发症主要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高血糖状态。慢性并发症有糖尿病心血管病、糖尿病性脑血管病、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糖尿病肾病、感染等。...[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