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性结肠息肉病归属于腺瘤性息肉综合征,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偶见于无家族史者。家族性结肠息肉的临床表现为大便带粘液及血、便次增多、消瘦、乏力、贫血及程度不同的腹部不适或腹痛 [详细]
家族性结肠息肉一般认为与遗传因素有关(5号染色体长臂上的APC基因突变)。该病常有家族史,但它不是先天性疾病,出生时肠内并无腺瘤,常随青春期发育逐渐出现 [详细]
家族性结肠息肉的临床表现为大便带粘液及血、便次增多、消瘦、乏力、贫血及程度不同的腹部不适或腹痛,或伴软骨瘤等肠道外肿瘤。肛门指诊可触及息肉,可伴色素斑或色素沉着以及其他组织器官肿瘤 [详细]
家族性结肠息肉的诊断除了依靠临床表现外,辅助检查也是必不可少的手段。临床上常用的检查如下: 1、结肠镜可见大量息肉布满结肠粘膜,活检可确诊。 2、钡灌肠可见结肠多处或广泛充盈缺损。 3、肛门指诊可触及息肉 [详细]
家族性结肠息肉手术治疗后,可用中医疗法进行辅助治疗。其辨证疗法如下:1、湿热下注 治法:清热利湿,理气止血。 方药:黄连解毒汤:黄连10克,黄芩10克,黄柏10克,栀子8克,茯苓12克,地榆炭10克,大小蓟各10克,枳壳8克 [详细]
家族性结肠息肉的临床表现为大便带粘液及血、便次增多、消瘦、乏力、贫血及程度不同的腹部不适或腹痛。家族性结肠息肉可出现肠套叠、肠梗阻、失血性休克等并发症 [详细]
预防家族性结肠息肉,有阳性家族史者应警惕本病,特别是有粘液脓血便应及时到医院诊治。如有口唇及周围皮肤、口腔粘膜及手指特殊色素斑或色素沉着应及时做消化道造影或纤维胃镜及结肠镜检查 [详细]
正确的饮食有助于辅助治疗家族性结肠息肉。该病的饮食要求如下: 1、适宜饮食 宜多食具有清肠热、营养粘膜、通便止血作用的食品,如生梨汁、藕汁、芦根汁、芹菜汁、胡萝卜、白萝卜(熟吃)等 [详细]
正确的饮食有助于辅助治疗家族性结肠息肉。该病的饮食要求如下: 1、适宜饮食 宜多食具有清肠热、营养粘膜、通便止血作用的食品,如生梨汁、藕汁、芦根汁、芹菜汁、胡萝卜、白萝卜(熟吃)等...[详细]
2020-01-08 14:03:26预防家族性结肠息肉,有阳性家族史者应警惕本病,特别是有粘液脓血便应及时到医院诊治。如有口唇及周围皮肤、口腔粘膜及手指特殊色素斑或色素沉着应及时做消化道造影或纤维胃镜及结肠镜检查...[详细]
2020-01-08 14:03:26家族性结肠息肉的临床表现为大便带粘液及血、便次增多、消瘦、乏力、贫血及程度不同的腹部不适或腹痛。家族性结肠息肉可出现肠套叠、肠梗阻、失血性休克等并发症...[详细]
2020-01-08 14:03:25家族性结肠息肉手术治疗后,可用中医疗法进行辅助治疗。其辨证疗法如下:1、湿热下注 治法:清热利湿,理气止血。 方药:黄连解毒汤:黄连10克,黄芩10克,黄柏10克,栀子8克,茯苓12克,地榆炭10克,大小蓟各10克,枳壳8克...[详细]
2020-01-08 14:03:25家族性结肠息肉的诊断除了依靠临床表现外,辅助检查也是必不可少的手段。临床上常用的检查如下: 1、结肠镜可见大量息肉布满结肠粘膜,活检可确诊。 2、钡灌肠可见结肠多处或广泛充盈缺损。 3、肛门指诊可触及息肉...[详细]
2020-01-08 14:03:25家族性结肠息肉的临床表现为大便带粘液及血、便次增多、消瘦、乏力、贫血及程度不同的腹部不适或腹痛,或伴软骨瘤等肠道外肿瘤。肛门指诊可触及息肉,可伴色素斑或色素沉着以及其他组织器官肿瘤...[详细]
2020-01-08 14:03:26家族性结肠息肉一般认为与遗传因素有关(5号染色体长臂上的APC基因突变)。该病常有家族史,但它不是先天性疾病,出生时肠内并无腺瘤,常随青春期发育逐渐出现...[详细]
2020-01-08 14:03:24家族性结肠息肉病归属于腺瘤性息肉综合征,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偶见于无家族史者。家族性结肠息肉的临床表现为大便带粘液及血、便次增多、消瘦、乏力、贫血及程度不同的腹部不适或腹痛...[详细]
2020-01-08 14:03:26简介炎炎夏日如何预防脑卒中?季高血压高发的原因是什么?高温天气人的代谢比较快,人的血压也容易出现波动。高温天气,尤其是高温天气作业的劳动人民,出汗比较多,血液的化学成分就会出现变化,往往是出现粘滞性比较高。...[详细]
简介哪些情况不能献血或要延期献血?哪些情况暂不能献血?献血首先应该满足男性体重≥50公斤,女性体重≥45公斤,年龄在18-55周岁,既往无献血反应等条件。不能献血的人可分为两种,分别为暂时不能献血人群以及永久不能献血人群。...[详细]
简介糖尿病并发症有哪些症状?能治好吗?糖尿病的并发症分为急性并发症和慢性并发症。急性并发症主要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高血糖状态。慢性并发症有糖尿病心血管病、糖尿病性脑血管病、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糖尿病肾病、感染等。...[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