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4小时内常见的心律失常。多见于下壁心肌梗死,常并发于窦性心律不齐的心率缓慢期。也有报告,在前壁和下壁梗死时同样常见 [详细]
本病最常见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在急性期可多次反复发作,是急性心肌梗死24h内常见的心律失常。本病还多见于下壁心肌梗死,并常发生在窦性心律不齐的心率缓慢期。也有报告,在前壁和下壁梗死时同样常见 [详细]
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虽称为心动过速,但其频率并不甚快,故对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影响,因此,多数患者无明显自觉症状,偶尔可出现心慌、心悸等症状。患者的主要症状、体征大多系原发病的症状、体征 [详细]
本病的确诊主要依靠心电图检查,典型心电图特点如下:1、QRS波群畸形:时限≥0.12s,其前无相关的P波。2、心室率为60~110次/min:一般持续时间较短,常少于30个心动周期,发作起止缓慢 [详细]
由于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不大,故认为不需积极纠正心律失常,而重点在于治疗原发病。但临床上可见到一些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相对较快的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可发展为快速的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个别可并发心室颤动 [详细]
快速型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容易发生病理性阵发性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轻者可无自觉症状或仅有心悸、胸闷、乏力、头晕、出汗。重者发绀、气促、晕厥、低血压、休克、急性心衰、心绞痛,甚至衍变为心室颤动而猝死 [详细]
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由于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不大,故主要治疗和预防其原发疾病,是预防本类型心律失常的根本措施。完全预防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有时非常困难,但可以采取适当措施,减少发生率 [详细]
本病患者应注意清淡饮食,远离辛辣刺激食物,同时需要多进食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可帮助缓解本病;促进睡眠的食物对于本病的恢复也十分有益,建议患者可以适当多吃 [详细]
本病患者应注意清淡饮食,远离辛辣刺激食物,同时需要多进食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可帮助缓解本病;促进睡眠的食物对于本病的恢复也十分有益,建议患者可以适当多吃...[详细]
2020-01-08 14:02:20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由于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不大,故主要治疗和预防其原发疾病,是预防本类型心律失常的根本措施。完全预防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有时非常困难,但可以采取适当措施,减少发生率...[详细]
2020-01-08 14:02:19快速型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容易发生病理性阵发性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轻者可无自觉症状或仅有心悸、胸闷、乏力、头晕、出汗。重者发绀、气促、晕厥、低血压、休克、急性心衰、心绞痛,甚至衍变为心室颤动而猝死...[详细]
2020-01-08 14:02:19由于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不大,故认为不需积极纠正心律失常,而重点在于治疗原发病。但临床上可见到一些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相对较快的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可发展为快速的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个别可并发心室颤动...[详细]
2020-01-08 14:02:19本病的确诊主要依靠心电图检查,典型心电图特点如下:1、QRS波群畸形:时限≥0.12s,其前无相关的P波。2、心室率为60~110次/min:一般持续时间较短,常少于30个心动周期,发作起止缓慢...[详细]
2020-01-08 14:02:19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虽称为心动过速,但其频率并不甚快,故对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影响,因此,多数患者无明显自觉症状,偶尔可出现心慌、心悸等症状。患者的主要症状、体征大多系原发病的症状、体征...[详细]
2020-01-08 14:02:19本病最常见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在急性期可多次反复发作,是急性心肌梗死24h内常见的心律失常。本病还多见于下壁心肌梗死,并常发生在窦性心律不齐的心率缓慢期。也有报告,在前壁和下壁梗死时同样常见...[详细]
2020-01-08 14:02:20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4小时内常见的心律失常。多见于下壁心肌梗死,常并发于窦性心律不齐的心率缓慢期。也有报告,在前壁和下壁梗死时同样常见...[详细]
2020-01-08 14:02:19简介炎炎夏日如何预防脑卒中?季高血压高发的原因是什么?高温天气人的代谢比较快,人的血压也容易出现波动。高温天气,尤其是高温天气作业的劳动人民,出汗比较多,血液的化学成分就会出现变化,往往是出现粘滞性比较高。...[详细]
简介哪些情况不能献血或要延期献血?哪些情况暂不能献血?献血首先应该满足男性体重≥50公斤,女性体重≥45公斤,年龄在18-55周岁,既往无献血反应等条件。不能献血的人可分为两种,分别为暂时不能献血人群以及永久不能献血人群。...[详细]
简介糖尿病并发症有哪些症状?能治好吗?糖尿病的并发症分为急性并发症和慢性并发症。急性并发症主要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高血糖状态。慢性并发症有糖尿病心血管病、糖尿病性脑血管病、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糖尿病肾病、感染等。...[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