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旁窦支气管综合征(sinobronchialessyndrome),别名:鼻窦支气管综合征。是指副鼻窦炎伴支气管炎的临床综合症。常由感染所致,可能为下行性感染或上行性感染 [详细]
一、发病原因鼻旁窦支气管综合征是指副鼻窦炎伴支气管炎,常由感染所致,可能为下行性感染(先感染鼻旁窦,后下行传入下呼吸道)或上行性感染(下呼吸道先感染,后波及上呼吸道)。也有人认为与遗传因素有关。二、发病机制发病机制目前不详 [详细]
多以鼻炎,副鼻窦炎和(或)支气管炎起病,表现为交替性鼻塞,流清或脓性鼻涕,头痛,局部压痛等,慢性支气管炎表现为反复发作性咳嗽,咳黏痰或脓痰,喘息,合并支气管扩张时有咯血,并发毛细支气管炎时,可出现严重呼吸困难和发绀,肺部可闻及湿啰音 [详细]
1、合并上呼吸道感染者,白细胞可升高。2、普通透视检查支气管造影辅助检查胸部X线显示肺纹理增多,支气管造影见囊状或柱状阴影,鼻旁窦瓦氏位片有助于副鼻窦炎的诊断 [详细]
一、治疗:主要行抗感染治疗,对鼻旁窦有脓液时应行穿刺或手术治疗。对支气管炎应对症治疗,如止咳、祛痰、平喘等。本病发展成慢性肺心病时应作相应处理 [详细]
多以鼻炎、副鼻窦炎和(或)支气管炎起病,表现为交替性鼻塞、流清或脓性鼻涕、头痛、局部压痛等。慢性支气管炎表现为反复发作性咳嗽、咳黏痰或脓痰、喘息,合并支气管扩张时有咯血,并发毛细支气管炎时,可出现严重呼吸困难和发绀 [详细]
1、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预防感冒。2、应积极治疗急性鼻炎(感冒)和牙病。3、鼻腔有分泌物时不要用力擤鼻,应堵塞一侧鼻孔擤净鼻腔分泌物,再堵塞另一侧鼻孔擤净鼻腔分泌物 [详细]
应该多吃西瓜,含水量多,是盛夏消暑佳果,味甘性寒,可清热除烦、利尿解暑,对消化是有很好的帮助。平时多注意饮食要清淡为主,不要吃过于辛辣刺激的食物 [详细]
应该多吃西瓜,含水量多,是盛夏消暑佳果,味甘性寒,可清热除烦、利尿解暑,对消化是有很好的帮助。平时多注意饮食要清淡为主,不要吃过于辛辣刺激的食物...[详细]
2020-01-08 15:30:281、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预防感冒。2、应积极治疗急性鼻炎(感冒)和牙病。3、鼻腔有分泌物时不要用力擤鼻,应堵塞一侧鼻孔擤净鼻腔分泌物,再堵塞另一侧鼻孔擤净鼻腔分泌物...[详细]
2020-01-08 15:30:28多以鼻炎、副鼻窦炎和(或)支气管炎起病,表现为交替性鼻塞、流清或脓性鼻涕、头痛、局部压痛等。慢性支气管炎表现为反复发作性咳嗽、咳黏痰或脓痰、喘息,合并支气管扩张时有咯血,并发毛细支气管炎时,可出现严重呼吸困难和发绀...[详细]
2020-01-08 15:30:27一、治疗:主要行抗感染治疗,对鼻旁窦有脓液时应行穿刺或手术治疗。对支气管炎应对症治疗,如止咳、祛痰、平喘等。本病发展成慢性肺心病时应作相应处理...[详细]
2020-01-08 15:30:281、合并上呼吸道感染者,白细胞可升高。2、普通透视检查支气管造影辅助检查胸部X线显示肺纹理增多,支气管造影见囊状或柱状阴影,鼻旁窦瓦氏位片有助于副鼻窦炎的诊断...[详细]
2020-01-08 15:30:27多以鼻炎,副鼻窦炎和(或)支气管炎起病,表现为交替性鼻塞,流清或脓性鼻涕,头痛,局部压痛等,慢性支气管炎表现为反复发作性咳嗽,咳黏痰或脓痰,喘息,合并支气管扩张时有咯血,并发毛细支气管炎时,可出现严重呼吸困难和发绀,肺部可闻及湿啰音...[详细]
2020-01-08 15:30:28一、发病原因鼻旁窦支气管综合征是指副鼻窦炎伴支气管炎,常由感染所致,可能为下行性感染(先感染鼻旁窦,后下行传入下呼吸道)或上行性感染(下呼吸道先感染,后波及上呼吸道)。也有人认为与遗传因素有关。二、发病机制发病机制目前不详...[详细]
2020-01-08 15:30:27鼻旁窦支气管综合征(sinobronchialessyndrome),别名:鼻窦支气管综合征。是指副鼻窦炎伴支气管炎的临床综合症。常由感染所致,可能为下行性感染或上行性感染...[详细]
2020-01-08 15:30:28简介炎炎夏日如何预防脑卒中?季高血压高发的原因是什么?高温天气人的代谢比较快,人的血压也容易出现波动。高温天气,尤其是高温天气作业的劳动人民,出汗比较多,血液的化学成分就会出现变化,往往是出现粘滞性比较高。...[详细]
简介哪些情况不能献血或要延期献血?哪些情况暂不能献血?献血首先应该满足男性体重≥50公斤,女性体重≥45公斤,年龄在18-55周岁,既往无献血反应等条件。不能献血的人可分为两种,分别为暂时不能献血人群以及永久不能献血人群。...[详细]
简介糖尿病并发症有哪些症状?能治好吗?糖尿病的并发症分为急性并发症和慢性并发症。急性并发症主要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高血糖状态。慢性并发症有糖尿病心血管病、糖尿病性脑血管病、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糖尿病肾病、感染等。...[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