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动态清零”的指导方针,上海从本周一开始,在各区划分了第一批封控区、管控区和防范区。
“三区”划分后,有市民担心城市运行保障人员流动增多,可能会造成感染的问题。上海市疾控中心主任付晨4月13日表示,各类人员将根据所接触的人、物、环境的风险,规范使用合适的防护用品。
付晨介绍,不直接接触风险人、物、环境的,如交警、水电煤室外维修人员、货运司机等,适用于防护用品两件套,即一次性医用口罩和手套;在室内密闭环境工作的,将在两件套基础上,增加隔离衣、帽子、鞋套。
对于进入封控小区或场所室外工作人员,比如道口检查人员、核酸采样辅助人员、志愿者等,替换防护级别的口罩外,还需增加护目镜或防护面屏。上门开展水电煤维修人员、测量体温、核酸采样等工作人员,应将隔离衣替换为医用防护服,即大家俗称的“大白”。
上海市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副院长谢幼华表示,专业人员和保障人员做好防护是极为重要的,事关整体的防控效果。同时,人员培训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怎么穿防护服,怎么消杀,怎么放置医疗废弃物等等。
而为持续强化分区分级分类管理,实施动态调整,加快实现社会面动态清零目标,上海结合随申码的功能,推出场所码和“数字哨兵”,将在全市推广。目前,在部分防范区内,数字化的防控手段,已率先投入使用。
上海市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副教授、政府改革与治理创新研究项目负责人汪仲启介绍,这就相当于在一些重点场所,增加了一道人员出入的快速登记程序,一旦出现异常情况,有助于我们更加敏捷地发现风险,精准管控。
同时,汪仲启则指出,“三区”划分是在“动态清零”政策不变的情况下,通过一些差别化的管理,尽可能减少对市民生活的影响,但并不意味着管理上的放松,更不是“放飞”,它其实给我们的管理,特别是防外溢带来了新的挑战。
这就要求我们居民更要做好自我管理、自我防范,尽量不出门少出门,坚持防疫“三件套”、“五还要”。而在基层治理和服务当中,除了加强教育引导外,还要特别关注独居老人、患病老人等一些重点人群的需求。居委、物业、市场主体等各条线部门密切配合、共同推进防疫工作,保住我们艰苦努力和巨大付出换来的防疫成果。
近日,安徽合肥一27岁女主持人患肺炎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期间,疑因用药导致其死亡引热议。[详细]
2022-06-07 22:13:53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在中国,儿童和青少年群体中的“小眼镜”问题引起高度重视。[详细]
2022-06-07 09:49:38“上了考场一定别紧张……”在迈入考场大门前,这可能是大多数家长都会反复叮嘱考生的话。但即使是对一路从小考到大的广大学子们来说,坐在高考的考场里,也难免会心跳加速。[详细]
2022-06-07 09:39:406月6日晚,微信公众号“清风郑州”就网络反映郑州120延误救治事件发布调查和问责情况通报: 近日,网络反映“郑州120延误救治大学生”事件后,郑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详细]
2022-06-07 09:34:08近日,时间财经记者从国家医保局官网了解到[详细]
2022-06-07 09:15:37据房山检察消息,近日,北京市公安局房山分局以北京朴石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周某某、武某某等7名犯罪嫌疑人涉嫌妨害传染病防治罪,提请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详细]
2022-06-07 09:13:406月6日是第27个全国爱眼日,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一直处于较高水平。[详细]
2022-06-07 09:09:25为做好全国高校学生离校返乡疫情防控工作,6月3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对各地提出明确要求。一要严格落实防控政策要求。[详细]
2022-06-06 09:48:34全球猴痘病例仍在小幅增加中。自5月中旬本轮猴痘疫情发生以来,中文网络一直流传一份美国机构的报告,称报告显示美国已经精准预测本轮疫情的爆发时间和蔓延步骤。[详细]
2022-06-06 09:43:31很多人知道长时间伏案低头会伤脊柱,但并不知道长期低头看书对视力的伤害。血液要通过颈部供应到大脑,当颈椎在正常生理曲度的时候,也就是说在微仰头时,血管是通畅的。[详细]
2022-06-06 09:3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