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近视不止戴眼镜那么简单!家长必知10个“爱眼”真相(2)

真相3:孩子刚出生,就要开始防近视

近视预防应该从孩子刚出生就开始。爸妈要从小为孩子准备一个健康的视觉环境,培养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孩子刚出生,白天要保证室内光线明亮,夜间睡眠时应关灯。随着孩子的成长,要保证充足睡眠和营养,多带孩子到户外玩耍。从出生后就要进行眼病的筛查,建议家长在孩子三岁以后为孩子建立眼健康档案,监测视力发育和远视储备量的变化,及时发现近视的征兆及时矫正。

真相4:远视储备“透支”,近视风险大

孩子视力在不断发育,眼球也是在不断发育的,新生儿的眼球较小,眼轴较短,此时双眼处于远视状态,这是生理性远视,称之为“远视储备量”。一般说来,3岁前正常的生理远视屈光度为300度,4~5岁为150~200度,6~7岁为100~150度。随着儿童生长发育,眼球逐渐长大,眼轴逐渐变长,远视度数逐渐降低而趋于正视。正视后,若眼球继续增长,则出现近视。因此,保护远视储备很重要,过早“透支”,就很可能较早出现近视。比较理想的情况是儿童到10岁以后才由远视眼发育成正视眼。

真相5:近视预防没那么难,坚持很关键

门诊中,经常有家长疑惑为什么孩子突然就近视了,或者度数突然就长了。其实近视的预防就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方法不难,但要坚持。

1、“目”浴阳光:多户外活动多接触阳光,能促进眼内多巴胺释放,从而抑制眼轴变长,预防和控制近视过早发生。儿童应每天日间户外活动至少2小时。

2、“202020原则”:指近距离用眼20分钟要停下来休息,远眺20英尺(6米)以外20秒以上。每次读书、画画、写字等持续近距离用眼时间不宜过长,要做到正确的读写姿势,不在走路时、吃饭时、卧床时、晃动的车厢内、光线暗弱或阳光直射等情况下看书、写画。

以上内容仅中华网独家使用,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为你推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