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源性胆管损伤的治疗方法

一、治疗

处理胆管损伤的原则及术式要视损伤时的时间、部位、类型而定。

1、术中诊断的胆管损伤

术中及时发现并处理最为理想,因为组织健康修复成功率高,同时避免了再次手术时的困难、被动及危险性。

(1)误扎肝外胆管而未切断者:一般只需拆除结扎线即可。但如果结扎过紧过久,或松解后不能确信胆管通畅,则应考虑切开置入T管引流,以防止坏死或狭窄。胆管壁已有血运障碍坏死时,可切除该段胆管,行端端吻合或胆肠吻合术。

(2)肝外胆管切断伤:切断伤应行端端吻合术,肝(胆)总管侧壁切开置入T管引流,同时游离十二指肠外侧腹膜以减低吻合口的张力。吻合技术要求对端良好,针距均匀,一般用3-0号缝线。若胆管损伤位置高,端端吻合有困难,或胆总管切除段过长,经游离十二指肠外侧腹膜后张力仍大,则应行胆肠Roux-en-Y吻合术或胆管十二指肠吻合术,术后置支撑架引流6个月以上。以Roux-en-Y吻合术效果较佳。

(3)肝外胆管撕裂伤:术中因暴力牵拉所致的多为纵行裂伤,如果裂口不宽或损伤的胆管小于管径的50%,应横行缝合损伤的胆管管壁,并放置T管外引流。放置时应在损伤处的上部或下部重做切口,将T管长臂置于缝合处做支撑。一定注意不能将T管从原裂伤处置入,以免术后狭窄。若缺损较大但胆管尚有部分连接者,可采用带血运的胆囊壁、空肠壁、回肠壁、胃浆膜,脐静脉,肝圆韧带等组织修复,并加用内支撑引流术。浆膜上皮组织能较好的耐受胆汁的侵蚀,修复能力强,效果较好。

(4)胆总管下段损伤:一经发现应视具体情况做相应的处理:

①假道细小,无明显的出血,仅置T管引流和腹腔引流;

②假道较大,将胰头十二指肠向左内侧翻转,探查假道。若假道通向胰腺实质、肠道,无出血或出血已经停止,胆总管置T管引流,胰头十二指肠后置烟卷引流。术后要保持引流的通畅,一般多能痊愈。由于胰头十二指肠部解剖复杂,尽量避免复杂的手术处理。

1234...全文 6 下一页
以上内容仅中华网独家使用,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为你推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