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上海生煎馒头 上海生煎馒头的历史

上海生煎馒头

大家都说上海人喜欢甜食,这是真的吗?你知道上海特产有哪些吗?哪些上海特色小吃又是你钟爱的呢?

上海特产:蟹壳黄

用发酵面加油酥制成皮加馅的酥饼。饼色与形状酷似煮熟的蟹壳。成品呈褐黄色,吃口酥、松、香。

早期上海的所有茶楼、老虎灶(开水专营店)的店面处,大都设有一个立式烘缸和一个平底煎盘炉,边做边卖两件小点心——蟹壳黄和生煎馒头。蟹壳黄香酥,生煎馒头鲜嫩,深受茶客喜爱。

20世纪30年代后期,出现了单卖这两个品种的专业店,如黄家沙、大壶春、吴苑等,名噪一时。

上海特产:枣泥酥饼

是用油酥面作皮,黑枣泥为馅,经油炸成熟的面食。其色泽金黄,小巧玲珑,外皮酥松,馅香甜可口,深受港澳同胞及日本旅游者欢迎。1988年第二届全国烹饪比赛获银牌奖。

上海特产:生煎馒头

上海称包子为馒头,因此,生煎馒头实为生煎包子。用半发酵面包馅,排放平底锅内,用油煎,喷水若干次即熟。其底部色金黄、硬香带脆,馒身白色,软而松,肉馅鲜嫩稍带卤汁,咬嚼时还有芝麻或葱的香味。以出锅热吃为佳。

生煎馒头原为茶楼、老虎灶(开水店)兼营品种。馅心以鲜猪肉加皮冻为主。20世纪30年代后,上海饮食业有了生煎馒头的专业店,馅心花色也增加了鸡肉、虾仁等多种品种。

上海特产:蒸拌冷面

是将面条先蒸后煮,再用冷风吹凉,加调味拌食的面食。上海饮食市场上,冷面一向是夏季旺销品种。1937年前后,制法都是将面条煮熟后,用冷水冲凉而成。

1949年后,卫生部门因冷面用生水冲凉而予以禁售。1952年,四如春点心店采取将面条先蒸后煮,再用冷风吹凉的办法加工冷面,获得成功。不仅符合卫生要求,且加工后的面条硬韧滑爽,受到广大顾客的欢迎。

展开全部内容

上海特产有哪些

2012年11月04日12:38

网友热评

相关文章

上海生煎馒头的做法

很多人都知道水煎包和生煎包这两种食物的,这两种食物吃起来的时候口感也都是一样的,这样的话就容易导致很多人都无法分清楚这两种食物真正的区别是在哪儿的,其实只是在于撒在上面的辅料是不一样的,通常来讲就会将这两种食物作为一种的,只不过叫法是不一样的,如果是这样来说的话就会使得这两种食物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

水煎包,特色传统风味小吃,属豫菜菜系。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起源于东京汴梁城(古都开封),在华北和中原地区颇为流行。在河北山东等部分地区则称呼为“锅贴”,主要在山东东营市、滨州市、菏泽市部分区域流传,今天主要以利津水煎包菏泽水煎包最为著名。利津县街道上分布着很多各具特色的“水煎包铺子”,而那些色泽金黄,外脆里嫩的水煎包更是十里飘香,让人口水直流。菏泽水煎包列为中国十大包子。

南方称之为生煎包,北方称之为水煎包,区别不过是在煎好的包子上撒香葱花和芝麻!

材料:

中筋面粉300克、酵母粉2小匙、清水150ML、猪肉馅250克、酱油2大匙、绍酒2大匙、鸡精1小匙、盐1小匙、姜末少许、香葱末少许、香油2小匙、花椒粉1/2小匙、熟芝麻少许

1、酵母粉中加入少许清水搅拌至溶化,倒入面粉中,再将剩余的清水分次加入面粉中,揉成光滑的面团放温暖处发酵约40分钟。

2、在肉馅中加入姜末、一半的香葱末、酱油、绍酒、鸡精、盐、香油、花椒粉和少量清水,顺一个方向搅拌至上劲。

3、将发好的面团取出,搓成条状,切成20个剂子,揉圆后按扁,擀成比饺子皮稍大的皮,放入肉馅包好后静置20分钟。

4、在平底锅中加入油烧热,放入包子中火煎至包子底部呈金黄色时加入适量清水,约至包子1/3处为宜,加盖煎至水干后将包子翻面再煎一会即可。

水煎包是鲁西南名吃之一,其状扁圆,上下呈金黄色,外酥里鲜,口感甚佳,因其馅不同,分为羊肉、猪肉、素菜水煎包多种,其馅无论是荤素均加葱、姜、五香粉、香油、细盐调制,皮为小麦粉面发酵,将包子放入平底锅内少许时间,再加面水,后浇香油,翻一遍出锅即成,成为人民深受欢迎的食品。

上海生煎包闻起来香香的,咬一口满嘴汤汁,颇受上海人喜爱。成品米白,软而松,肉馅鲜嫩,舟有卤汁,咬嚼时有芝麻及葱香味,以出锅热吃为佳。对它的评价是:“皮薄不破又不焦,二分酵头靠烘烤,鲜馅汤汁满口来,底厚焦枯是败品。”不仅介绍了生煎馒头的优点,也提醒食客,凡是“底厚焦枯”的可以不买,其至“罢吃”。

以上内容仅中华网独家使用,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为你推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