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上海辅助生殖进医保后:门诊咨询量增加

“从5月21日发布‘辅助生殖纳入医保’政策以来,我们这里的患者咨询量明显增加了,增幅在5%-8%之间,大部分都是35岁及以上的高龄女性为主,外地患者咨询量也多了。”5月31日晚,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生殖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张婷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2024年6月1日起,上海将“取卵术”、“胚胎培养”、“人工授精”等12个辅助生殖类医疗服务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的新政开始执行。

“随着政策的落地,前来辅助生殖门诊就诊的患者,最关心的是哪些项目纳入医保、报销比例是多少。基本一半来咨询的是外地患者,至于能报销多少,我们往往会告诉他们这个按照国家异地就医‘就医地目录,参保地待遇’的规定,也就是说都可以根据上海医保目录进行报销,但报销比例需要根据当地的报销比例来定,每个地区都存在报销比例的差异。”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生殖内分泌科主任医师陈淼鑫告诉澎湃新闻记者。

在陈淼鑫看来,辅助生殖纳入医保是一把“双刃剑”,“对于那些需要辅助生殖的患者来说,确实是个好消息,但我们还是会跟患者强调,生育要趁早,自然受孕还是最好的方式,千万不要觉得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医保了、经济负担减轻了,从而去推迟生育的年龄,一旦出现这一趋势就不好了,毕竟优生优育是我们国家最终要倡导的,辅助生殖技术仅仅是一种医学的补充手段。”

上述2名专家均指出,一般情况下,50岁以上女性如果要尝试辅助生殖技术,医生会考虑“劝退”,45岁以上人群其实也不建议继续尝试辅助生殖技术,因为成功率很低,常常不到1%。

上海辅助生殖进医保后:门诊咨询量增加

1234...全文 5 下一页
以上内容仅中华网独家使用,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为你推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