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食管憩室的治疗方法(5)

③继续分离颈部筋膜层达椎前筋膜。为便于解剖、显露颈段食管和憩室,可从鼻腔内插入1根探条至颈段食管。

④解剖分离憩室周围的纤维组织和粘连。用一把Allis钳或Babcock钳夹住憩室底部作为牵引,以利于憩室的解剖。

⑤分开憩室起始部位的食管肌层,仔细确认憩室颈部即憩室起始部位的黏膜膨出处。之后用1把直角钳挑起该处的肌肉,用电刀切开,该切口向下、向后延长到锁骨上约2cm,向上延长到甲状软骨的上角水平,总长度7~10cm。

⑥如憩室大小为1.5~2cm或更小,一般不必切除。如果憩室较大,可用自动缝合器夹住憩室颈部进行缝合,之后切除憩室。

⑦冲洗伤口:将胃管插至颈段食管腔内进行充气试验,仔细检查憩室近侧切缘有无泄漏现象。如发现有气体逸出,在黏膜撕裂处用细丝线予以缝合修补,并将胃管插至胃内,用作术后胃肠减压。

二、预后

手术并发症有憩室切除部渗、瘘管形成以及损伤喉返神经等。术后瘘管形成大多发生在术后第1周左右,伤口处出现唾液分泌,可持续不同时间,大多经几周或几个月后自行愈合。喉返神经暂时性损伤多可恢复,永久性损伤少见。黏膜切除过多可发生食管狭窄,扩张术治疗有效,扩张失败则需二次手术纠正狭窄。Payne及King报告888例咽食管憩室病人施行一期憩室切除术的结果:瘘管形成1.8%,声带麻痹3.2%,复发率3.6%,死亡率1.2%。单纯行环咽肌切开术仅限于治疗小憩室的25例中,无死亡及并发症。

首页上一页...2345 5
以上内容仅中华网独家使用,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为你推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