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警惕!别让“取暖神器”变“毁肤凶器”(2)

如何科学使用“取暖神器”?汤文彬提醒3点关键:取暖时应避免取暖设备直接且长时间接触皮肤;切勿在睡觉或意识不清的情况下使用取暖物;老人或小孩应在家人的监护下使用;随时查看使用状况,发现异常及时停止使用,尤其是皮肤感觉异常的糖尿病患者,以及皮肤较易受损的婴幼儿和老年人更要注意。

具体而言,使用电暖炉时不应太贴近,暖宝宝、热水袋,都切忌直接紧贴皮肤,要间隔一层衣物,避免皮肤直接受热,使用时间不宜过长。

电热毯的通电时间不要太长,入睡时应关掉电源,避免彻夜使用。最好选用调温电热毯,可在温度合适时调到保温档。

不少人平时喜欢艾灸养生,汤文彬提醒,艾灸时一定要注意与皮肤的安全距离,时长不能过长,老年人、糖尿病患者等局部触觉、痛觉不敏感的患者须格外谨慎。施灸时要注意防止燃烧的艾炷脱落翻滚致伤。

另外,要到正规渠道购买质量过关的取暖产品,慎防“三无”产品发生意外爆炸,导致烧烫伤。还要定期检查取暖产品是否老化或破损,及时更换。

烧烫伤后怎么办?酱油牙膏不可用

一旦发生烧烫伤意外怎么办?民间有些烧烫伤后的处理偏方,例如使用“秘制药膏”,或把酱油、牙膏一类的东西涂抹在伤口上。汤文彬提醒,这些操作不仅可能影响医生对伤情深度的判断,还容易引起伤口感染加深,增加治疗难度。

正确的做法,应立即按照“冲、脱、泡、盖、送”的急救流程处理:先立即冷水冲洗,脱去烧(烫)伤区域的衣物,用洁净的毛巾或衣物等保护创面,立即送到医院就医。“冲脱泡盖送”是烧烫伤后的科学处理方式,降低热力因素继续渗入皮肤的速度,起到预防深度烧伤的作用。

若不太严重、没有破损、面积较小的烧烫伤,经冷水冲洗后已不发红、发疼,也可在家中自行换药,用碘伏消毒、使用抗菌药膏等。但若后续情况恶化,则应及时到正规医院的烧伤整形科就诊,由专业医生进行治疗。

以上内容仅中华网独家使用,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为你推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