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医治疗肠系膜裂孔疝的常规方法

由于本病术前很难确定诊断,且易发生肠绞窄、肠坏死,平均病死率(Moch,1958)高达62%,而且本病惟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手术。因此,对有间断的发作性的、慢性上腹部或脐周腹痛病史,诊断考虑为肠系膜裂孔疝的病人,可适当放宽手术指征,在病人及家属同意的情况下,择期手术。如因其他原因实施腹部手术时,应注意排除肠系膜裂孔的存在,发现肠系膜裂孔,应予以缝合修补,以防以后肠系膜裂孔疝的发生。

对于因急性肠梗阻就医、且不能排除肠系膜裂孔疝可能者,应积极做好术前准备,及早手术治疗,以免发生肠绞窄、肠坏死,甚至危及生命。

手术的原则是解除梗阻、修补裂孔。

手术的注意事项有以下5条:

(1)疝入肠管的自动复位:部分肠系膜裂孔疝,其疝入的肠管自可在行复位或探查时,因无意牵拉肠管有使疝入肠襻自动复位之可能。故手术中应仔细检查各肠系膜、网膜及腹膜隐窝,尽可能找到导致梗阻的病理因素并给予处理。切忌未得答案即匆忙结束手术。王家祥曾报道1例12岁男性病儿,因阵发性腹痛7天入院并手术。术后第2天出现持续性腹痛,阵发性加重,伴恶心、呕吐,明显腹胀。经X线检查诊断为急性肠梗阻并再次手术,2次手术发现横结肠系膜有一2.5cm裂孔,约有80cm小肠疝入,升结肠有15cm坏死、穿孔。其原因是,第1次手术未能发现导致肠梗阻的病理因素,致使2次发病,引起肠坏死。

(2)肠系膜裂孔疝伴发腹内其他异常:肠系膜裂孔疝的患者可同时伴有先天性胃肠道发育异常,如肠旋转不良、小肠狭窄或闭锁、肠重复畸形等。故手术中应注意发现先天性胃肠道发育畸形,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同时处理,以免影响术后恢复而再次手术。

以上内容仅中华网独家使用,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为你推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