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健康 > 成都儿童医院 > 正文
矮小症的原因有哪些 诊断孩子患有矮小症的标准(2)

1、现在的年代不是饥饿年代,因为营养不良导致的矮小几乎是不存在的。

2、矮小症的孩子一般食欲不佳,但这不是造成矮小的原因,而是因为矮小症造成的结果。因为矮小症的孩子生长慢,摄入的量比较少,因此食欲比较差。有家长问了,那为什么孩子青春期发育后食欲却明显增加了呢?那是因为孩子处于高速生长发育阶段,需要摄入的量就多了。

3、轻度的营养不良不会造成矮小,而是会变瘦,长期严重营养不良才会导致矮小。同时,短时间内的轻度饥饿是有利于生长素分泌的。这也是为什么俗话说的“饿虎下山”比吃饱的老虎厉害,“要想小儿安,忍得三分饥和寒”。

4、不同年龄段,生长调节方式是不一样的,1岁以内婴儿,延续宫内调节方式,主要由营养代谢调节生长,营养不良会明显影响婴儿身高增长,1岁后逐步向生长激素轴调节生长过渡,2岁后主要由生长激素调节身高增长。因此说加强营养,改善不了身高,营养不良,也不是造成矮小的主要原因。

5、需要注意的是,因为错误的思想,盲目帮助孩子过度加强营养,补充各种营养品,反而会适得其反,造成骨龄更大,影响成年身高。其实,微量元素和维生素不是多多益善!骨骺的闭合也不是软骨的钙化过程,补钙过多,不仅可能影响健康,也可能不利于长高。

一些家长提出:既然不是营养不良的问题,那孩子有可能是因为“晚长”吗?对此,武翠凡主任表示,孩子的生长发育确实存在早晚之分,这是无容置疑的,但也要注意孩子生长发展规律是否在一个相对正常的轨道上。如果孩子与相应年龄的平均身高相差3-5厘米,晚长一点还能追赶上来。但如果相差太远,就难追上了。并且有的小孩其实明显已经发育了,倘若还认为是“晚长”,一旦骨骺线闭合,那就无法长高了。

如今的小孩由于营养过剩和不健康食品等因素,发育普遍比上一代人早,因此也不能用上一代人的发育时间来判断现在的孩子发育时间。诊断孩子患有矮小症的标准其实可以依据以下6点:

1、身材矮小,身高落后于同种族、同年龄、同性别正常儿童平均身高的2个标准差以上;

2、生长缓慢,生长速率<5厘米/年;

3、骨龄落后于实际年龄2年以上;

4、3岁以下婴幼儿增长速度小于7厘米/年;

5、3岁~青春期前,增长速度小于3~5厘米/年;

6、青春期增长速度小于5~6厘米/年;

相关阅读

推荐医生

MORE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