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单身人口超2亿背后,人口出生率接连下降(2)

最终导致的生育率降低,将会使适龄劳动力将进一步短缺。

生养成本和对未来生活质量预期下降的担忧是主因

从之前的多生,到现在的少生或不生,人们为什么不愿意生育了?

对于生育率近些年一直都比较低的东北地区,有人提出了“东北地区率先全面放开生育限制”建议,这一建议得到国家卫健委答复:可以探索。然而有网友仍然表示:即使放开了生育限制,因为多种因素的考量,也不打算生孩子。

很多人也有疑问,为什么近年来政策放宽了生育限制,生育率反而降低了?

“随着社会的变迁,现代育龄人口的生育环境和生育目的和传统有很大不同。过去,生产力水平低,人们的消费结构比较单一,消费水平比较低,生育的目的就是增加家庭劳动力,生育是结婚之后必有经历。”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与心理学院副院长丁志宏对健康时报记者表示,“但现代社会,人们的消费结构、消费水平都有了明显的变化,生育的目的更加多元化,生育的动机更加理性化,结婚之后也未必经历生育过程,生育也从早期的‘行政性’生育变为现代的‘自主性’生育。所以在政策放宽生育限制之后,生育率不仅没有上升,反而降低了。”

“这种降低,除了学者们探讨的生育、养育成本外,还有育龄夫妇对未来生活质量预期下降的担忧,这也往往影响着育龄夫妇的生育意愿。当然,在鼓励人们多生上,目前还缺乏理论强有力的支持。”丁志宏副院长补充道。

如何引导人们愿意生育?

而对于如何提高人口出生率的这一问题,很多专家也是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解读,但是无论哪种角度,都离不开一个问题:如何引导人们愿意生育?

“比如过去,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的‘两种生产’理论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丁志宏院长举例说道,因此,在“自主生育”时代,引导人们愿意生,多生,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发力:首先要有引导人们多生的理论支持,这样才能“名正言顺”,政策才能得到更多实效;其次是基于生育目的的多元化,要深入调查人们生育的需求和诉求,尤其要深入了解生完第一个孩子之后,生育二孩需要满足的条件,制定精准政策。

最后,丁志宏副院长表示,生育本质上是社会性的,要宣传生育是社会责任的重要性。人类的历史,一直都是人口不断变迁的历史,要学会把当前人口的变迁放在历史中考察,不要因为一时的变化而焦虑,否者,过度的、不科学的干预会导致未曾预期的后果。

以上内容仅中华网独家使用,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为你推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