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 > 正文

什么是肿瘤微创治疗 中国胃癌发病的特点有哪些(5)

④术前患者接受放疗的目标部位明确,靶区勾画也较容易。

不过,由于胃癌新辅助放疗还未有足以改变临床实践的充分证据,因此临床上胃癌患者是否接受新辅助放疗,还需要进行多学科综合讨论后决定。目前,已经有多项国内外的术前放化疗研究正在进行中,期待研究结果的出炉。

“癌结节”与放疗预后更差有关,应以系统性治疗为主

医学界:您在会议上提到癌结节的概念,能否请您介绍癌结节对胃癌患者的临床实践有哪些重要的意义?

“练好内功、搞好合作”:精准放疗、多学科合作是今后发展方向

医学界:请问胃癌放疗的未来发展方向有哪些?您的团队目前正在进行哪些研究工作?

孙菁教授:我认为胃癌放疗的发展方向可以总结成两句话——“练好内功,搞好合作”:

①我们要提高胃癌放疗的精准度,比如通过呼吸门控技术来减少因呼吸移动导致放疗对重要器官的影响,以及影像引导技术来减少治疗时放疗摆位的误差。

②腹部胃肠道本身对放射线的耐受性较差,因此放疗总体剂量无法提到太高,且胃肠道蠕动和充盈状态也会影响到放疗的精准度。如何弥补这些缺陷?我们需要“搞好合作”,一方面与外科、内科合作开展辅助及新辅助治疗的研究来筛选出更适合接受放疗的获益人群,结合其他治疗手段来提高最终的预后;另一方面,放疗可以上调PD-L1表达,达到免疫活化的作用,放疗与免疫治疗的研究是今后重要的探索方向。

我们目前主要正在开展两项临床研究:

①一项是近端胃癌患者在术前接受放化疗联合免疫治疗的II期单臂临床研究,目前已经入组了30例患者。早期数据显示,病理完全缓解(pCR)率较令人满意。

②另一项是胃癌患者在D2根治术后伴有淋巴结转移和脉管癌栓,接受术后放化疗或化疗的多中心研究。

通过这些研究,希望放疗可以与其他治疗手段如手术、化疗、免疫治疗形成很好的配合,为胃癌患者带来更高效的治疗方案。

首页上一页...2345 5
以上内容仅中华网独家使用,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为你推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