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遗传性共济失调是怎么引起的

一、发病原因

1863年描述的Friedreich共济失调(FRDA)是一种最常见的早发型常染色体隐性共济失调,最基本的临床表现为青少年起病(青春期到25岁之间),进行性步态和肢体共济失调,腱反射缺失,跖反射伸性反应,其他常见特征为构音障碍,皮质脊髓束性笨拙,腿部本体感觉功能缺失,脊柱侧凸和心脏病,25岁以前起病的腿部腱反射缺失的Friedreich共济失调,要与迟发的Friedreich共济失调及其他诸如伴有腱反射缺失的早发性小脑性共济失调等“Friedreich共济失调样”综合征区分开来,随着Friedreich共济失调基因被克隆,已经明确某些“Friedreich共济失调样”综合征,也是Friedreich共济失调基因突变的结果。

临床上应用较多的分类如下:

1、脊髓型包括:

(1)弗里德里希共济失调(Friedreichsataxia)。

(2)遗传性痉挛性截瘫。

(3)后柱性共济失调等。

2、脊髓小脑型包括:

(1)遗传性痉挛性共济失调。

(2)无β脂蛋白血症。

(3)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Louis-Bar综合征);④脊髓脑桥变性等。

3、小脑型包括:

(1)橄榄桥小脑萎缩。

(2)小脑橄榄萎缩。

(3)肌阵挛性小脑协调障碍(Ramsay-Hunt综合征)。

(4)Machedo-Joseph病(又称Azorean病)。

(5)遗传性共济失调-白内障-侏儒-智力缺陷综合征。

(6)Hartnup病等。

由于该分类未包括病因及发病机制,造成与其他分类方法的重叠,例如无β脂蛋白血症及Hartnup病属先天代谢异常,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则又属神经皮肤综合征的范畴。

二、发病机制

1、弗里德里希共济失调(Friedreichsataxia)弗里德里希共济失调首先由Friedreich于1863年报告,是遗传性共济失调中研究较深入的类型,多数病例尤其是典型病例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少数病例似属显性遗传,或为散发,本病的病因尚不清楚,亦未发现特异性的生化异常,病变主要累及脊髓后索和侧索中的脊髓小脑后束和锥体束,脊髓小脑前束病变较轻,病理改变主要为神经纤维脱髓鞘及轴索破裂,Clark柱细胞消失,胶质增生,后根也有类似病变,小脑损害相对较轻微或为正常,多数病例伴有心肌纤维的弥漫性变性和结缔组织增生。

以上内容仅中华网独家使用,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为你推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