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梅毒是什么意思 隐性梅毒一般几年发病

隐性梅毒是什么意思

一、早发型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

头颅血肿及其他皮下出血:此时红细胞遭破坏,使胆红素增加而发生高胆红素血症,头颅血肿越大,皮下出血越多,黄疸越重,且持续时间越长。根据所见血肿等可与母乳性黄疸鉴别。若二者重叠时黄疸更重。

药物引起的黄疸:催产素引产分娩是引起高胆常见的原因,一般用量2.5U以上就有促使高胆发生的危险性。另外母亲用安定、异丙嗪、新生儿用水合氯醛可使未结合胆红素增高,可根据相应用药史与母乳性黄疸鉴别。

半乳糖血症: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主要是半乳糖-1-磷酸尿苷转移酶缺陷所致血半乳糖浓度增高。临床表现为出生后母乳喂养2~3天出现黄疸,与早发型母乳性黄疸相似。但4~6天后肝脾肿大,常伴有呕吐、腹泻、精神不好、体重不增或下降,如不停止喂奶病情迅速加重合并感染而死亡。慢性者有肝、肾损伤、白内障、智能低下。此病通过筛查或做尿还原糖试验或酶活性测定可作出诊断,与母乳性黄疸不难鉴别。ABO血型不合:黄疸可在婴儿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但多数在出生2~3天出现,之后迅速加重,4~6天达到高峰,血清胆红素可超过34μmol/L (20mg/dL)若处理不及时可出现核黄疸。该疾病主要发生于孕妇O型血,胎儿A或B型血。实验室血型免疫抗体三项试验或仅释试验阳性即可诊断。

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 G-6- PD)缺陷病:我国南方发病率高。有家族史,实验室检查除红细胞形态和网织红细胞异常外, G -6- PD测定值低下可诊断。

新生儿败血症:本病的症状无特征性。常见精神差、吃奶差或拒食、黄疸加重等。当黄疸是惟一的表现时需与母乳性黄疸鉴别。新生儿败血症黄疸出现时间及高峰时间与感染疾病的发展有关,一般有感染中毒症状。7天内发病者,病史可有胎膜早破、羊水混浊发臭、胎儿窘迫、孕妇发病史或新生儿有局部感染史。7天以后发病者,可能使生理性黄疸消退延迟或黄疸消退后又复现、加重。若有前驱感染征象如肺炎或其他感染灶同时伴随症状,应首先考虑败血症而做相应实验室检查。如白细胞计数及分类,明显增高或显著降低利于败血症的诊断。血培养局部感染灶分泌物培养和涂片找细菌,即可诊断及治疗。

二、迟发型黄疸

新生儿肝炎:大多因病毒通过胎盘传给胎儿或通过产道被感染。以肝炎、巨细胞病毒多见,其他如风疹、单纯疱疹、柯萨奇病毒及弓形虫、梅毒等。还应警惕输血或血液制品引起丙型肝炎,新生儿肝炎一般起病缓慢而隐匿,常在生后数天或3~4周渐见黄疸,持续加重或在生理性黄疸消退又再度出现黄疸,与母乳性黄疸鉴别困难。但其常伴有呕吐、厌食、体重不增或下降,黄疸重时皮肤颜色深而暗黄,粪便色浅或灰白,尿色深黄,肝脏轻或中度肿大,肝功能检查有明显变化,可做鉴别。轻症时则需做血清学检查或病毒分离与母乳性黄疸鉴别。

胆汁黏稠综合征:严重的新生儿溶血病,大量溶血后胆总管由黏液或浓缩的胆汁淤积造成结合胆红素增高而黄疸不退。当粪便颜色变浅或灰白,尿液呈橘黄色与母乳性黄疸易鉴别。但有时黄疸不太严重,尿便颜色无改变时,则与母乳性黄疸不易鉴别。此时可用小剂量强的松3天,若黄胆明显消退,提示疸汁淤积。甲状腺功能低下症:此症在新生儿期无特异性临床表现。部分患儿因肌张力低、肠蠕动慢而首次胎便排出时间延长,甚至发生便秘而影响胎便排出,致胆红素肝肠循环增加而加重生理性黄疸。加上患儿肝脏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成熟延迟,使生理性黄疸持续时间延长,与母乳性黄疸相似。因此生理性黄疸持续时间延长无论有无伴随症状,在未开展甲低筛查的地区应做甲壮腺功能检查以确诊。

隐性梅毒

不少女性在孕前担心自己有遗传病或传染病,怕怀孕后会传染给宝宝,影响宝宝健康。母婴传播确实是很多传染性疾病的传播途径之一,因此,怀疑自己有某些疾病的女性最好检查确定后再怀孕。那么,怀孕隐性梅毒会传染吗?

隐性梅毒会传染。所谓隐形梅毒,指的是患者携带有梅毒螺旋体,但身体却并未出现相应的梅毒症状,因此患者很难发现自己感染了梅毒。但梅毒病毒实际上是存在于患者体内的,并且和一般梅毒疾病一样具有传染性,传播途径也相同,主要为血液传播和性传播及母婴传播。

因此,女性在怀孕之前,一定要做血液检查,血检可较为准确地排查女性是否感染了梅毒和淋病及肝炎等传染性疾病,避免怀孕后通过胎盘将病毒传染给胎儿。如果孕妇在孕前疏忽了,没有检查出来,在孕检中检查出隐形梅毒,一定要及时进行治疗。

通常隐形梅毒属于梅毒感染的早期,患者此时进行治疗可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但由于梅毒治疗时,患者需服用大量的抗生素类药物,对胎儿会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孕妇需根据医生的建议决定是否继续妊娠。

以上内容仅中华网独家使用,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为你推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