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肌疲劳症应该做哪些检查?(2)

二、其他辅助检查

1、膈肌肌电图(EMG) EMG可用于检测膈肌、肋间肌及腹部肌肉的电生理活动。但在危重患者实施机械通气期间进行肌电生理检查难以常规开展,且检查时干扰因素多,可重复性及结果准确性都较差。将细针穿过皮肤至膈肌的经皮穿刺电极较经皮电极获得的数据准确可靠。EMG由不同的频率组成,其频谱主要在20~250Hz之间,频谱分布的变化是疲劳过程的早期表现,先于肌力的降低膈肌疲劳时EMG频谱的低频成分(L)增加,高频成分(H)降低,当H/L比基础值下降20%即表示频谱有显著性改变。高频成分是由肌肉内代谢毒性物质堆积造成的恢复期短(数分钟),而低频成分由肌肉结构改变引起,恢复需24h以上。动态观察EMG可早期发现呼吸肌疲劳的存在。临床上,在机械通气的撤离过程中,如低频成分增加,提示至少需要24~48h才能使疲劳呼吸肌的收缩功能得到恢复。

2、膈神经电刺激法 膈神经刺激膈肌的收缩主要受膈神经的支配,用体表或针刺电极刺激膈神经后观察Pdi或EMG,可反映膈肌功能。该方法的优点是能客观地评价膈肌的收缩性能和胸壁的力学特征,不受自主努力程度或呼吸方式的影响。缺点是刺激局部疼痛、电极准确定位困难,特别是患者烦躁不安时,体位改变将影响测定的准确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肥胖患者如果存在胸锁乳突肌增生肥大,也很难准确刺激膈神经。因此,膈肌刺激在危重病患者的应用中受到限制,主要用于病情稳定患者的研究。最近,有人利用电磁刺激膈神经的方法研究膈肌的功能,发现磁刺激与直接刺激膈神经的方法比较,都能有效地刺激膈肌收缩,能克服直接刺激法的缺点,将其用于危重病患者膈肌功能的研究也取得较好的效果。

三、相关检查

一氧化碳、凝血酶时间、功能残气量、残气量、肺总量。

以上内容仅中华网独家使用,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为你推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