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Q-T间期综合征是怎么引起的

一、发病原因

长Q-T间期综合征的病因很多,包括先天性和获得性两个方面。

1、先天性长Q-T间期综合征

先天性长Q-T间期综合征包括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RomanoWard综合征和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JervellLange-Nielsen综合征,前者听力正常,后者伴有先天性耳聋。

关于先天性长Q-T综合征的原因曾有许多学者提出了不同的假说,包括交感神经支配不平衡、心肌复极异常、心脏内神经变性及先天性心肌酶缺乏等。目前认为先天性长Q-T综合征是由于调控心室肌细胞膜复极化离子通道的基因发生突变所致。

1991年,Keating等用DNA探针技术发现在一个家庭的40名长Q-T综合征的基因与IIarveyras1基因紧密相关或许就是长Q-T综合征的病变基因,并且这一发现在另外6个长Q-T综合征的家庭中得到证实。Harveyras1基因位于11号染色体的短臂上,蛋白产物是鸟嘌呤核苷酸结合蛋白即G蛋白,分布于细胞膜的内层,与各种激素的受体和效应器如腺苷酸环化酶、磷脂酶C和离子通道等有关。Codina等观察到G蛋白和Ras蛋白调整心肌细胞受乙酰胆碱激活的K通道影响。但不足的是,Moss并未发现Harveyras1基因与长Q-T综合征的转化关系。1995年,Wang等证实特发性长Q-T综合征与编码心肌细胞离子通道蛋白的基因突变有关,并证实至少有3个致病基因存在,即第3,7,11号染色体上scN5A、HERG及KVLQTl基因的突变。SCN5A编码合成心肌细胞钠通道,HERG编码合成心肌细胞钾通道,KVLQTl的功能尚不十分清楚,也可能与某些钾通道的合成有关。

2、获得性长Q-T间期综合征

(1)药物作用:近年来临床药理学的深入研究及心电监护仪的广泛应用,发现致Q-T间期延长及Tdp尖端扭转型室速的药物越来越多,包括:

①抗心律失常药:在各种致长Q-T间期综合征的药物中,以抗心律失常药物最常见。其中,又以Ⅰ类抗心律失常药最易引起长Q-T间期综合征。Ⅰa类抗心律失常药如奎尼丁、丙吡胺、普鲁卡因胺可中度抑制传导,延长心室复极,是引起Tdp的确切的原因。而Ⅰb类抗心律失常药如利多卡因、妥卡安、美西律并不延长心室复极,是否引起长Q-T综合征尚有争议。Ⅰc类抗心律失常药如氟卡尼、恩卡尼等可轻度延长心室复极,常可引起室性心动过速,但是否引起Tdp,认识尚不一致,Ⅱ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即β受体阻滞药中,仅Sotolol可致长Q-T综合征。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和胺碘酮,已证实可致长Q-T综合征及Tdp。Ⅳ类抗心律失常药即钙拮抗药中仅Bepridil可引起长Q-T综合征及Tdp。

1234...全文 5 下一页
以上内容仅中华网独家使用,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为你推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