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胎儿入盆后多久会生 37周胎儿入盆后多久会生

胎儿入盆后多久生

焦急等待的产妇,要明白胎儿入盆只是分娩的前奏,并不是入盆后立即会生,那么,胎儿完全入盆后多久会生?

胎儿完全入盆后多久会生

焦急等待的产妇,要明白胎儿入盆只是分娩的前奏,并不是入盆后立即会生,一般第一次做产妇的准妈妈们,可能要在胎儿入盆后2~3周会生,而已经生过孩子的产妇基本都是胎儿入盆后随即开始分娩。胎儿入盆会有很多孕妇都会感到腹部坠疼感和阵阵发紧,有到胎儿在往下降的感觉等,这要区分临产前的征兆,其区别是宫缩时间短且宫缩也不规律,经常是不足半分钟。胎儿入盆后孕妇可做好各方面的临产准备。胎儿入盆后准妈妈们也不要放松警惕,应该注意以下事项:

(1).避免同房,如果在胎儿入盆后同房,会产生宫缩诱发宝宝早产的现象。

(2).胎儿入盆后注意饮食,入盆后孕妇胃口会比以前好些,为了避免胎儿过胖,可以多餐进食但是要注意量的控制,听尊医嘱。

(3).看宝宝胎动情况,按小时计算,宝宝正常胎动在3~5次之间,如果胎动减少尽快去医院检查。

(4).胎儿入盆后注意测胎心,一般正常情况下,宝宝胎心是在120~160之间。此外,如果超过预产期5~7天还没有生,应去医院待产以防出现胎盘老化的可能。并不是所有的胎儿都能入盆,不能入盆的原因有很多,例如胎儿过大、胎头与骨盆不对称以及脐带绕颈等,如果胎儿不能入盆,容易造成胎膜早破,不能顺产等现象。所以孕妇要注意合理膳食预防胎儿过胖导致不能入盆的现象。

胎儿入盆后要注意什么

1.做好临产前的准备。首先是心理准备,对分娩过程中的担心要有一定的认识,不应有过多的害怕和恐惧,因为分娩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分娩要经历一个过程,只要与医院、助产人员密切配合,这个过程是并不太难的。其次要确定分娩的医院。一般均到产前检查的一家,但在紧急情况下,如果原先的医院离家较远,则要选择就近医院。有备无患,做到心中有数,万一出现紧急情况,即可按原先准备的方案执行。如果产前检查过程中发现贫血、心脏病、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胎位不正、骨盆狭小、双胎等其他情况时,应按医嘱提前待产,以免发生意外。再次,要做好个人卫生准备,孕妇在预产前几天要勤换内裤,每天用肥皂、温水洗外阴部、大腿内侧和下腹部。临产前再清洗一次,尽量保持外阴部位清洁。还有要作好产前的物质准备,将自己和婴儿所需的衣物及日常用品准备好,归在一处,叠放在显眼的地方,以免临时匆忙慌乱。

2.注意饮食均衡。在这个月应该限制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等热量的摄入,以免胎儿过大,影响顺利分娩。为了储备分娩时消耗的能量,你应该多吃富含蛋白质、糖类等能量较高的食品。在这个月里,由于胎儿的生长发育已经基本成熟,如果你还在服用钙剂和鱼肝油的话,应该停止服用,以免加重代谢负担。

3.做好检查。这时每周一次的体检,医生会检查胎儿是否已经入盆,估计何时入盆,胎位是否正常且是否已经固定等。如果此时胎位尚不正常,那么胎儿自动转为头位的机会就很少了,如果医生也无法纠正,那么很可能会建议你采取剖腹产,以保证你和宝宝的安全。

37周胎儿入盆后多久会生

怀孕到了37周,也算是进入了怀孕的晚期了,在这个阶段,需要对孕妇多加照料,如果孕妇的身体有异常,就应该去医院进行检查。很多准妈妈在怀孕37的时候入盆,那还需要多久才可以分娩呢?这成为很多人的疑问点。

37周入盆一般多久能生

早入盆不一定会早产。一般来讲,孕妇在临近预产期前2周左右胎头入盆,但也有一部分人会提前入盆的,这都属于正常现象。有的入盆当天就生,有的要过一两个月。有的人因为胎儿小或胎头入盆较早,不出现膈肌压迫症状,这与早产没有关系。胎儿入盆后并不意味着马上就要分娩,但胎头入盆后由于对宫颈压迫,有可能诱发宫缩,所以在未接近预产期之前,要适当控制活动时间。

胎头不入盆怎么办

一般情况,在妊娠的最后一个月,正常的初产妇的胎儿头均应进入孕妇的骨盆,并与骨盆衔接而不浮动,但也有少数孕妇到妊娠足月时,胎头仍未进入骨盆,而是浮在耻骨联合之上,称为初产头浮。

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有的孕妇骨盆狭窄,胎头与骨盆不相称,致使胎头不能进入骨盆。如果胎头过大,或胎位异常,前置胎盘,即使孕妇骨盆正常,也可发生这类现象。胎儿脑积水或羊水过多等,也可引起。但亦有部分初产妇不存在以上原因,仍出现胎头不入骨盆的现象。

出现初产头浮的孕妇,不必紧张。

如果孕妇的骨盆及胎儿情况都正常,应密切配合医生,临产后由于子宫收缩的挤压,胎头亦会变形入骨盆,这样仍可以阴道顺利分娩。如果检查发现头浮是因不可纠正的病理性因素造成,可做好手术生产的准备。头浮的孕妇如果发生胎膜早破,羊水流出,应卧床并抬高臀部,立即送往医院。因为这种情况极易出现脐带脱垂,使胎儿发生意外。

如果准妈妈到了要分娩的时候,也就意味着入盘了,但是这不是必然的关系,并不是说一入盘就可以进行生产,一般来说都会提前入盘。根据准妈妈的身体状况,专业的妇科医生可以提供最适合的建议,如果还有其他的身体异常应该及时和医生沟通。

以上内容仅中华网独家使用,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为你推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