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春捂要捂哪个部位怎么捂才正确 春分节气有哪些禁忌

春捂要捂哪个部位怎么捂才正确?春捂到底是捂哪些部位?

1、双脚

下半身血液循环较慢,特别是离着心脏较远的双脚,易受到风寒入侵,因此应穿棉鞋和厚袜子。不少爱美人士只要风度不要温度,早早穿上短裙或露脚踝的裤子,这样可增加患关节炎和妇科疾病风险。

2、背部

背部是阳气聚集处,做好背部保暖能预防多种疾病,降低感冒和呼吸道感染风险。一旦后背受寒就会造成阳气不足,影响阳气生发。

3、腹部

腹部和肚脐无脂肪组织以及肌肉保护,却分布着大量血管,一旦受凉就会使得胃肠道功能发生紊乱,诱发呼吸系统疾病,造成腹痛和腹泻以及恶心呕吐等。

春捂并不是无原则地增衣或是减衣,而是需要根据临界温度、时间、温差温度、持续时间来决定。如此,才能做到科学春捂,养护身体。

1.临界温度

15摄氏度是一个临界值。研究发现,对于老年人或体弱多病的人来说,15℃可以作为捂与不捂的临界温度。

当低于15摄氏度时,建议继续穿着厚衣服。但要注意,因为每个人的体质不同,所以对冷热的感知也有差异。

如果超过15摄氏度,大家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来减少衣物。如果“捂”着时并没感到不适,即便气温稍高于15摄氏度也不必着急减衣。

2.时机

初春气候变化大,温差也大,虽然要比冬季暖和一些,但人体内的阳气还未及时发散出来。当气温突然降低,或是遇上倒春寒,抵抗力差的人很容易生病。

当清明过后,气温逐渐回升并趋于平稳,这个时候,大家可以根据天气情况,适时减少衣物即可。

3.温差温度

捂不捂还要看日夜温差是否大于8℃。

由于春天的气温变化让人捉摸不定,早上会很冷,中午又热的冒汗,晚上温度又降低。穿衣稍不注意,就可能因为受凉而生病。

以上内容仅中华网独家使用,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为你推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