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 > 正文

白内障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白内障的晶体分几种

白内障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检查项目:眼科检查、眼底镜、裂隙灯、

一般检查

(一)视力:视力检查实际上是中心视力检查,即了解视网膜黄斑中心凹及其相应系统功能。由于晶状体是仅次于角膜的重要屈光介质,晶状体病变会直接影响视网膜成像的质与量。现代眼科由于手术技巧与仪器的进展,临床视力检查结果往往作为晶状体病手术的重要参考。如世界卫生组织从群体防治的角度考虑将晶状体混浊并矫正视力在0.5以下才纳入白内障诊断范围。

(二)散瞳检查:晶状体位于虹膜后,暴露于瞳孔区的仅仅晶状体中央部分,因此小瞳孔不能了解晶状体的全貌,必须进行散瞳检查(对老年人有青光眼倾向者应在散瞳前后测量眼压并做相应处理)。

(三)斜照法:聚焦手电筒成45度投照于晶状体,于正面观察晶状体是否有混浊,混浊的形态和部位。通过虹膜与晶状体周边表面的投影宽窄可以了解晶状体周边表面于虹膜的间隙是否变宽,从而判断是否存在晶状体半脱位。在无晶状体眼和脱位范围较大的病人可以看到虹膜震颤。晶状体明显混浊至不透明时斜照的虹膜在晶状体表面的投射宽窄说明晶状体前皮质混浊的程度。

(四)澈照法:直接检眼镜距离角膜约10cm将屈光度置于+8D-+10D,正常可见瞳孔内呈红色均匀一致的反光,若晶状体混浊时可见红光背景有暗影,其形态和晶状体混浊形态一致。用澈照法可以鉴别晶状体硬化与混浊,晶状体硬化没有明确的暗影。在晶状体脱位时可见月牙型暗影甚至可以看到眼底。

裂隙灯检查:

(一)概述:裂隙灯检查法是应用裂隙灯角膜显微镜以投射光线的不同角度和宽窄,焦点或弥散方法经角膜显微镜观察晶状体的光学特性,从而对晶状体的位置,病变情况作出判断。一般检查越是近轴位的部位投射角度越小如15-30度,周边部则可达45-60度。

(二)晶状体裂隙灯检查常用方法

1.弥散照明法:将裂隙灯的光源开大呈弥漫光斑投向角膜晶状体,通过透明的角膜可以看到晶状体的全貌。检查晶状体有无移位,有无明确的斑点状或楔形混浊,晶状体表面是否光洁一致等。但不能明确晶状体各层较细微的改变。

2.直接焦点照明法:将投射光线的焦点和角膜显微镜的焦点调至完全一至,这是检查晶状体的重要方法,其中可分宽光带照射和窄光带照射。

(1)宽光带照射:将照射光线呈较宽的光带(如1-2mm),主要用来观察晶状体周边前表面与瞳孔位置的关系。其间隙是否有不同,相应的晶状体前面的虹膜有无颤动。观察晶状体表面及前皮质的光学特性。

(2)窄光带照射:将光带调的很窄(如0.4mm),此时晶状体各层的光反射带上的细小改变就可以反映出来,病变定位较宽光带明确。因为晶状体厚4-5mm,所以检查时必须焦点从晶状体前囊开始顺序向后至后囊逐层观察。并且从颞侧至鼻侧连续观察各光学切面才能对检查的晶状体有一个全面的印象。在实际检查中往往宽窄光带结合可以得到一个明确的晶状体病变位置、形态甚至性质。

3.间接焦点斜照法:将焦点照射光线放在需要观察部位的侧方,利用其间接光反射可以看到并非完混浊但折光有改变的病变,如水隙、空泡及轻微的混浊。

4.后映光照射法:将照射光线通过被观察部位的后方,通过其后的反射光线来观察较细微的直接焦点照射法不易发现的改变,如晶状体后囊下的混浊、后发障、前囊膜色素、微小混浊等。

5.镜面反光照射法:将晶状体囊膜作为镜面反光区,当照射光投射角等于反射角时可看到晶状体囊的镜面反光。晶状体囊膜组织不均匀则镜面反光出现相应的反射与折射。如正常晶状体的前囊可看到鲨鱼皮样反光。

白内障的晶体分几种

白内障是由晶状体混浊引起的一种视力障碍,居世界致盲眼病中的第一位。如果把人的眼睛比喻成传统照相机,白内障就相当于相机的镜头出现了问题,也就是眼睛的晶状体变得混浊,引起视力下降,看物体模糊甚至失明。对于白内障的治疗,目前仍无有效的药物,手术是眼科界公认的、有效的治疗手段。

既然白内障是晶状体变混浊了,那么利用手术的办法把混浊的晶状体去除,置换上一个透明的人工晶状体,重新恢复光线的穿透和聚焦功能,视力自然就可以提高了。

随着眼科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白内障手术已由传统的复明手术发展到了屈光手术阶段。如何通过手术使病人看的更清晰、更舒适、更持久,更好地满足不同的生活需求,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病人和医生关注的焦点。

在做手术前,眼科医生一般会让病人或家属选择合适的人工晶体。但因大多数人不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觉得是个难题,所以在选择前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目前可供选择的人工晶体的类型和特点:

1.普通单焦硬质人工晶体:晶体价格较低,手术切口大约6mm左右,有时可能要10mm,手术切口还可能需要缝合,缝线会造成术后散光,手术反应大一些,恢复的就慢一些。适合家庭困难的以及眼部情况特殊的病人选用。

2.普通折叠单焦球面人工晶体:晶体价格不高,软质,可折叠,手术切口一般在3mm左右,不需要缝合,手术散光也较小,反应轻,恢复快。缺点是瞳孔大的病人或者夜间瞳孔变大时部分人会有视物变形,看近物如阅读需要戴老花镜。

3.普通折叠单焦点非球面人工晶体:晶体价格中等,软质可折叠,切口3mm左右,不需要缝合,手术散光小,反应轻,恢复快,优点是成像质量好,不受瞳孔大小的影响,视物不变形。但是看近物体也需戴老花镜。

4.微切口折叠单焦非球面人工晶体:价格中高,手术切口只需要1.8mm,损伤更轻,散光更小,恢复更快,成像质量好,但看近物仍需要戴老花镜。

5.特殊处理过的人工晶体:价格中等,适用于有特定眼病的白内障病人,比如肝素表面处理的人工晶体,可以减轻手术后的炎症反应。

6.带虹膜的人工晶体:适用于先天性或因外伤无虹膜的病人。

7.可调节人工晶体:价格较高,可调节人工晶体的设计原理目前基本上是依靠移动人工晶体的位置来实现看远、看近都清晰的目的,目前看近的效果不理想。

8.两焦点或区域折射人工晶体:价格较高,这一类人工晶体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同时满足看远和看近的要求,在一片人工晶体上设计两个焦点,一个用来看远,一个看近,克服了单焦人工晶体术后还要戴老花镜的缺点。

9.三焦点人工晶体:价格较高,其原理是在一片人工晶体上设计三个焦点,分别用来看远、看中、看近物,模拟人眼的变焦功能。术后不需要戴老花镜。

10.散光型人工晶体:价格中等,适合角膜散光度数>100度的特殊病人。

了解了人工晶体的种类,我们对人工晶体的选择给予以下建议:

1.根据经济能力,选择品种和价格。

2.根据工作和生活需要,选择单焦或是多焦。不经常看书看报的老人,可选择单焦点,对远近视力都有要求的可选择多焦点人工晶体。

3.根据病情不同选择,如合并眼底病的,白内障术后还要进行眼底手术的可选择单焦点人工晶体,合并葡萄膜炎的可选择肝素处理的人工晶体。

4.其它:对虹膜缺失的病人可选带虹膜的人工晶体,一只眼睛已手术过,第二只眼的手术最好选同种人工晶体。散光度数大的病人要选择散光型人工晶体。

以上内容仅中华网独家使用,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为你推荐

相关新闻

眼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