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骨髓炎是怎么引起的

骨髓炎是一种由细菌感染引起的严重疾病,会导致骨质破坏,有时伴有或不伴继发性骨质增生。其发病原因多样,主要包括血源性播散、临近部位感染以及开放性创伤。

血源性播散指的是细菌通过血液传播至骨骼,引发感染。例如,肺炎感染可能引起四肢骨头的感染。邻近部位的感染如糖尿病足感染,皮肤破损后逐渐深入,最终影响到骨骼。而开放性创伤导致的骨髓炎则是因为骨头与外界直接接触,使外界细菌进入骨髓内。外伤性骨髓炎相对容易治疗,但血源性播散引起的感染往往发现较晚,治疗难度较大。

对于骨髓炎的治疗方法,关节穿刺可以抽取部分感染病灶,并向其中注入抗生素以缓解症状。若病情未能得到有效控制,则需要进行手术清创,清除脓液、死骨和坏死软组织,防止感染进一步恶化。急性期通常采用抗感染治疗,使用青霉素等药物尽快控制感染并杀灭细菌。在感染得到控制后,患者还需根据自身情况加强营养,定期复查。

慢性骨髓炎多由急性骨髓炎未及时合理治疗演变而来,常伴有窦道形成。当患者身体状况不佳时,脓液会从窦道流出。虽然慢性骨髓炎难以完全治愈,但可以通过控制临床症状来避免对生命造成严重影响。这类疾病也可能因开放性创伤或其他因素引起。

以上内容仅中华网独家使用,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为你推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