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抗战时期延安的中医药是这样的

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的日子里,笔者作为中医药工作者和党史研究者,回顾了抗战时期延安的中医药工作。

抗日战争时期,延安由于地处陕北山区,自然环境恶劣,经济不发达,社会动荡等原因,流行疾病时有发生,死亡率极高。那时西药奇缺且价格昂贵,老百姓大多无钱治病,“小病养,大病抗,重病等着见阎王”成为当时的普遍现象。在缺医少药的陕北,中医成为维系群众生命安全的主要保障。

破除对中医的偏见为中医发展扫清障碍

中医药主要以传统师承或院校教育方式得以传承。1922年北洋军阀在颁布实施教育方案时,就曾将中医药学排斥在正规教育之外。国民政府在1929年以“国医在科学上无根据”为由,提出“废止旧医,以扫除医事卫生之障碍”的方针,不允许兴办中医教育,中医也没有从医资质。

随着西医的传入,传统中医药学更是受到了严峻挑战。陕甘宁边区也受这一大环境的影响,部分人对中医药开始产生偏见。在城镇,医院里没有中医,而农村的中医良莠不齐,部分中医在给人治病时也会用一些法术或巫术来给病人治病。

陕甘宁边区政权建立后,中医被作为可以团结、帮助、改造的传统医疗队伍,它是一种“旧形式”,但可以再利用。毛泽东说:“看不起中医是不对的,把中医说得都好、太好,也是错误的。”因此,对中医必须要有一个全面的、正确的认识,批判地接受中国传统中医文化的遗产,并将其一切积极因素保存和发扬光大。

成立各种研究机构发展中医药事业

为发展边区的中医药事业,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了多种形式的中医药研究机构,开展交流与合作,促进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1938年由边区政府筹建并成立了陕甘宁边区第一个医药社——陕甘宁边区保健药社,该社坚持以“改良中药,中药科学化”为宗旨,实行看病、制药、卖药三位一体的运行模式。病人看病手续简便,随到随看,对于病情较重或行动不便的病人可以上门医治,对抗日军人家属和灾民还可予以一定优惠。该社不仅经营药材,也改良和生产包括正气散、汗必灵、当归精麻等80多种药品。边区保健药社的成立为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以上内容仅中华网独家使用,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为你推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