褥疮性溃疡是什么意思

褥疮性溃疡,又称压疮,是由于身体局部长期受压,导致血液循环障碍,皮肤和皮下组织缺血、缺氧而发生的坏死和溃疡。这种溃疡常见于长期卧床的病人,如老年患者、瘫痪患者等。

褥疮性溃疡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长时间的压力是导致褥疮的主要原因。当身体某个部位持续受到压迫时,血液循环受阻,皮肤及皮下组织得不到足够的营养和氧气,从而容易发生溃疡。其次,皮肤的摩擦和剪切力也会增加褥疮的风险。此外,营养不良、糖尿病、失禁等因素也会影响褥疮的愈合。

褥疮性溃疡的症状包括皮肤发红、疼痛、破皮,甚至形成深度溃疡。如果不及时治疗,褥疮可能会引发感染,加重病情,给患者带来痛苦,严重时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对于褥疮性溃疡的预防和治疗,需要从多个方面考虑。预防是关键,要定期变换体位,避免长时间受压。对于已经发生的褥疮,要及时处理,保持创面清洁,避免感染。同时,要加强营养,提高身体的抵抗力。对于较严重的褥疮,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褥疮性溃疡的护理也非常重要。要定期给患者翻身,使用气垫床等辅助工具,减轻局部压力。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定期清洗。此外,还可以使用一些褥疮敷料,如敷料贴等,帮助创面愈合。

褥疮性溃疡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通过正确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褥疮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如果您或您的家人有长期卧床的情况,一定要注意预防褥疮的发生,如有疑问,及时咨询医生。

以上内容仅中华网独家使用,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为你推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