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多个抗肿瘤罕见病药物“平民价”进入医保(4)

对此,2021年国家医保谈判药品基金测算专家组组长郑杰也表示,在基金测算方面,有一套标准化、规范化的模型,参保人合理的用药需求、药品临床价值、创新程度、市场竞争等因素都是加分项。

根据兴业证券报告显示,首次参与医保谈判的国产创新药来看,至少9个刚于今年审批。例如荣昌生物治疗胃癌和红斑狼疮的维迪西妥单抗、泰它西普,分别于2021年6月9日和3月9日审批;艾迪药业艾滋病治疗药物艾诺韦林于6月22日审批;海正药业降血脂治疗药物海博麦步6月28日审批。

此外,正谋求登陆科创板的盟科药业,其抗菌药产品康替唑胺片此次进入医保目录,该品种于今年6月1日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优先审评审批程序批准上市。百济神州的PARP(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抑制剂帕米帕利胶囊5月初获批,艾力斯的甲磺酸伏美替尼片3月获批。

“保基本”是底线年费用30万元是“天花板”

随着医药新技术的不断进步,让越来越多的重病患者看到了希望,国民的生命质量有了显著提升,然而,昂贵的药品费用也给老百姓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对基金安全带来挑战。

在今年的调整过程中,国家医保局严格把握药品的经济性,经初步测算,新增的74种药品预计2022年增加的基金支出与目录内药品降价等腾出的基金空间基本相当。因此,从总体上看,近期不会明显增加基金支出。

“‘保基本’是医保基金必须坚守的‘底线’。”国家医疗保障局基金监管司司长黄华波表示,将基金可承受作为必须坚守的“底线”,在此基础上尽最大努力弥补药品保障短板,重“雪中送炭”大于“锦上添花”。

刘国恩表示,今年首次编制《药物经济学测算指南》,针对已在医保目录内药品续约谈判,还要考虑价格调整因素,包括:疗效、安全性、患者依从性等。

以上内容仅中华网独家使用,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为你推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