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耳子治疗鼻炎偏方
在民间鼻炎治疗的偏方中,经常会见到苍耳子的影子,而苍耳子在现在科学解释中确实对于治疗慢性鼻炎有良好的疗效。但是苍耳子却是有毒的植物,所以使用的时候需要谨慎,如果过量使用很可能会中毒。
一位患者中年时曾患过慢性鼻炎,中西药服用了一大堆仍不见好转,后来经单位一位长者的指点,他用苍耳子治愈了此症。
方法是:备苍耳子40余粒,将其捶破放入锅中,倒入香油50克,用文火煎炸。待苍耳子炸枯时,用筷子夹出苍耳子,然后把锅内的油盛到碗中。待油冷却后,装入玻璃瓶备用。使用时,用消毒棉浸油少许,于每晚睡前塞于鼻腔内,每天1次,1周即可见效。为防止夜间呼吸困难,轮流塞两鼻腔即可。
专家点评:祖国医学认为,慢性鼻炎内因以肺、脾、肾虚损为主,外因多以风寒侵袭或异气、异味刺激而诱发,目前国内外治疗这种病尚无特效药物,中医治疗有一定效果。苍耳为菊科一年生草本,苍耳果实名“苍耳子”,其味辛苦、性温、有小毒,入肺、肝经,《本草》记载此药有“蒸脑止涕”功效,具有发汗、散风湿、通鼻窍、止痛的作用,在民间和临床上作为鼻科要药,应用历史悠久,疗效确切,并为历版中国药典收载。苍耳子鼻炎胶囊为我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十四册收载品种。但鉴于苍耳子有毒,临床用药不要过量,且必须经过合理、规范炮制。慢性鼻炎需长期用药者,要当心药物慢性蓄积中毒,其中毒症状为食欲减退、流涎、呕吐、腹泻、精神萎靡、常倒卧、口渴,严重者可见黏膜黄染。
以上案例说明了苍耳子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但还是要强调苍耳子属中医辛温解表药,有毒,如用法不当,会引起中毒,严重时甚至会致命,所以要合理炮制,科学地使用才能最大限度克服中毒现象,如有发生中毒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怎样去眼袋黑眼圈 女性眼袋黑眼圈是避免不了的吗?如何去除眼袋黑眼圈,特别是产后的妈咪们,不分昼夜的照顾自己的孩子,长期就是出现黑眼圈眼袋等眼部问题,使用什么眼霜可以帮助育后妈咪护理眼部皮肤呢?小编给大家介绍一款欧雅泊思[详细]
2020-05-19 16:47:09治疗过敏性鼻炎 我们都知道过敏性鼻炎这种疾病一旦出现的话会给我们带来打喷嚏等症状,很多朋友觉得它并不是多么严重的疾病,其实是不对的,这种疾病如果不能及时治疗的话对我们的健康危害很大[详细]
2020-05-19 16:46:4123周胎儿发育标准数据表 怀孕23周,孕妈妈的肚子越来越大,这个时候浮肿可能开始出现,孕妈也可能正遭受到孕期失眠的折磨。孕妈妈应该尽量调整自己的作息时间,白天减少睡眠时间,还可通过适量运动来促进睡眠[详细]
2020-05-19 16:36:40新生儿纯母乳喂养多久喂一次 宝妈生病了还能喂养母乳吗?有的新手宝妈,只要一听到宝宝哭泣,为了让宝宝不哭闹,就会喂宝宝喝奶。这样真的好吗?母乳喂养多久喂一次? 其实母乳喂养也是有时间规律的,一般情况下给孩子喂奶应定时定量。时间间隔为2到3小时一次为宜[详细]
2020-04-28 15:41:56结石性胆囊炎饮食 尿结石肾结石能吃花生吗?胆囊结石是一种什么性质的疾病,这种疾病在疾病的早期如果给予一定的治疗到后期患者就会免受手术治疗,但是对于胆囊结石这种疾病来说如果想要进行手术治疗的话,我们专家在以下做了相关的知识总结,再者我们还应该护理好患者的心理[详细]
2020-04-20 16:20:05月子里吃巧克力 产后可以吃什么补品? 在生完小孩后,孕妇们的这个身体往往都是比较虚弱的,这个坐月子可是那些孕妇们的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坐好了这个月子,就有利于她们产后身体的迅速的恢复;若是坐不好这个月子,就会容易落下了毛病,那么[详细]
2020-04-20 16:19:37小孩鼻炎怎么办 小孩鼻炎最简单方法有哪些?症状:早期症状与急性鼻炎或感冒相似,但全身症状较成人明显。故除鼻塞、脓涕多外,可有发热、脱水、精神萎靡或烦躁不安、呼吸急促、拒食、甚至抽搐等表现。 治疗:正确而且适量的抗生素使用,是治疗急性鼻窦炎的不二法则[详细]
2020-04-20 16:18:42中耳炎是怎么引起的 中耳炎怎么治疗最快? 在生活中,孩子是中耳炎的高发人群,因此家长要重视日常的预防措施,让孩子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同时多带孩子参加户外活动,提高身体的免疫力。那么,儿童如何预防中耳炎呢?下面让我们一起了解了解[详细]
2020-04-17 16:41:49胆囊炎禁吃什么 胆囊炎一般几年后癌变? 胃炎患者平时一定要注意饮食,小心病从口入后,造成严重的后果。那么得了胃炎应如何处理?哪些饮食又是要注意的呢?这是不少患者都特别关心的话题,不少患者想通过饮食来调节下自身症状,下面就由专家为大家具体介绍下这类情况[详细]
2020-04-17 16:40:53地中海贫血检查需要空腹吗 1、血糖测定血糖测定是确诊和早期发现本症的主要方法。生后1h内应监测血糖。对有可能发生低血糖者(如SGA儿),应于生后第3、6、12、24h监测血糖[详细]
2020-04-17 16:3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