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弓形体病有哪些症状

弓形体病的临床表现,因感染方式(先天或后天)以及感染原虫的数量和年龄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别。

1、先天性弓形体病:由于母体妊娠期感染弓形体病而引起胎盘感染,并转移至胎儿,一般在妊娠早期感染可引起胎儿流产,早产;妊娠后期感染时发生死产及分娩先天性弓形虫病婴儿,其主要病变为视网膜脉络膜炎,脑水肿,脑钙化斑及精神与运动障碍,即以中枢神经系统被侵害的症状为主。

先天性弓形体病的眼部表现多以视网膜脉络膜炎为主要病征,胚胎期损害引起的先天畸形,主要有小眼球,无眼球,先天性无虹膜,脉络膜缺损,玻璃体动脉残存,视神经萎缩,先天性白内障和斜视等,炎症损害引起视网膜脉络膜炎,眼底改变可分为陈旧病灶和再发病灶两类。

陈旧病灶:患儿眼底检查可见呈瘢痕性改变,其急性期多发生于胎儿期或出生后不久,典型的陈旧病灶常为双侧性,多位于黄斑部,有时见于视盘的周围和赤道部,新近有报道称周边病灶更多见,病灶2~3个视盘直径大小,病灶中央为灰白色增殖组织,无新生血管,周围为黑色素沉着,呈锯齿状排列,病灶与其周围正常视网膜境界清楚,在主要病灶周围可有1至数个小的黑色素增生灶,为炎症复发的结果。

再发病灶:眼弓形体病多半为先天性感染的再发,约1/3的先天性病例有可能再发,再发的年龄多在11~40岁,再发病的原因有多种,如寄生在视网膜内原虫包囊的破裂增殖,或对包囊内容物和组织破坏物的蛋白过敏,或由带病原体的细胞进入眼组织所致,常发生在陈旧病灶的边缘或其周围,急性期表现为局灶性黄白色渗出病灶,该处视网膜水肿,轻度隆起,边界不清,单一病灶约为1个视盘直径大小,病灶区内视网膜血管受累,管径不规则,动脉呈节段状改变,静脉周围伴有白鞘,玻璃体混浊,亦可引起前葡萄膜炎及虹膜后粘连,一般病程经过2~3个月后炎症逐渐消退,血管炎消失,病灶境界清楚,边缘逐渐出现色素,1~2年后呈典型的陈旧病灶。

以上内容仅中华网独家使用,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为你推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