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型病毒型肝炎的症状根据其肝炎类型的不同而不同,具体临床表现如下叙述。
一、戊型病毒性肝炎的潜伏期究竟有多长,目前认识尚不统一。各地的流行病学特点不完全相同,统计条件不一致,病毒感染的数量以及病毒株的某些差异等因素导致其潜伏期不尽相同。综合国内外报告可知,戊肝潜伏期比甲肝略长,比乙肝又短,一般为2~9周,平均为6周。
二、临床表现:目前被公认的临床型有急性肝炎、重型肝炎及淤胆型肝炎,对慢性肝炎尚有争议。
1、急性戊肝:占戊肝的86.5%~90.0%,包括急性黄疸型和急性无黄疸型,二者之比约为1:5~10。
(1)急性黄疸型:占急性戊肝的75%,临床表现与甲肝相似,但其黄疸期更长,症状更重。
①黄疸前期:起病急,起病时有畏寒、发热、头痛、咽痛、鼻塞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出现率约20%),关节痛(7%~8%),倦怠乏力(60%~70%),继之出现食欲不振(75%~85%)、恶心(60%~80%)、呕吐、上腹部不适、肝区疼痛、腹胀、腹泻等消化道症状,部分患者肝轻度增大,伴触痛和叩击痛。此期持续数天至半月,在本期末尿色渐深,已出现尿胆红素和尿胆原,血胆红素(Bil)及谷丙转氨酶(ALT)上升。
②黄疸期:体温复常,黄疸迅速加深,尿深如浓茶,大便色浅,皮肤瘙痒(29%),消化道症状加重,持续至黄疸不再上升后方可逐渐缓解。此期一般为2~4周,个别病例可持续8周。肝功检查也发现各指标均升至高峰,此后逐渐缓解。
③恢复期:症状、体征及化验全面好转,预后良好。各种症状减轻至消失平均约15天,肝脏回缩及肝功能复常平均约27天,此期一般为2~3周,少数达4周。
(2)急性无黄疸型:有急性期与恢复期两个阶段,但表现比黄疸型轻。部分患者无临床症状,呈亚临床型,而成人则多表现为临床型感染。
2、重型戊肝:约占戊肝的5%。通过各项调查发现,此型女性比男性多(2:1~5:1),孕妇占60%~70%,其次为老年和病毒重叠感染者多,尤以乙肝患者再感染HEV时易发生重型肝炎。在重型戊肝中急性重型多,其与亚急性重型之比约为17:1。
(1)急性重型戊肝:孕妇多见(57%~60%),尤其是妊娠晚期(约占70%)。病情发展迅猛,多数孕妇在正常产或早产后病情急剧变化。血胆红素还在轻度或中度升高时,即可出现一系列重型肝炎的临床表现,且无酶胆分离现象,肝浊音界缩小与正常者各占一半。患者均出现肝性脑病,昏迷病例皆有脑水肿,Ⅲ度以上昏迷者成活率极低。出血程序与黄疸深度呈正相关,个别病例出现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预后与昏迷深度、出血程度、妊娠早晚及脏器衰竭频数呈正相关,与黄疸深度无明显关系,成活者病程虽较长,但未见肝炎后肝硬化之表现。
(2)亚急性重型肝炎:除孕妇外,还见于老年和其他病毒感染者,尤其是HBV,病情发展较急性重型相对缓慢。黄疸较急性重型肝炎深,持续时间也长,酶胆分离现象较多见,多数患者肝浊音界不缩小。个别病例可见肝脾轻度肿大,多出现在乙肝患者又感染了HEV的情况下。几乎全部病例皆可出现腹水、下肢水肿和低蛋白血症,肝性脑病出现较少。病程较长,可出现多种并发症,出现脏器衰竭的频数依次为肝、凝血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肾脏。
3、淤胆型戊肝:临床表现与甲肝淤胆型相似,黄疸期较长,表现为较长期肝内阻塞性黄疸如皮肤瘙痒、粪便颜色变浅、肝脏肿大和梗阻性黄疸。化验结果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影像学检查发现肝内外胆管无扩张,预后良好。
4、慢性戊肝:对戊肝有无慢性化过程以及有无慢性病毒携带者,认识尚不一致。
5、不同生理阶段患戊肝时的临床特点
(1)妊娠期戊肝:不仅发生率高且易发展为重型,病情发展迅速,往往在黄疸尚未达重肝水平时,即发生肝脑综合征。肝脏缩小者占一半,肝组织病理检查示肝细胞以变性肿胀为主。大出血后的肝组织同时呈现缺血、缺氧改变。容易发生流产、早产、死胎及产后感染。往往在产后病情急转直下,主要死因为脑水肿、产后出血、肝肾综合征、上消化道出血及脑疝。在向重型发展的过程中相继出现Ⅰ、Ⅴ、Ⅶ因子减少,多数病例血小板和纤维蛋白原正常,仅个别发生DIC。
(2)小儿戊肝:随年龄增大,发病率渐高,未见有新生儿发病的报道。若与成人相比儿童发生率低,病死率也较成人低。起病急,症状较轻,发病初期有呼吸道症状者较多(6.7%~20.3%),脾大的比例高于成人。虽黄疸型病例占绝大多数(98.2%),但不如成人黄疸升高幅度大,持续时间长,肝功能改变以ALT升高为主。
(3)老年戊肝:发病率约占总发病数的3%~10.9%,比成人低,比儿童高,起病较隐匿。临床以黄疸型为主,淤胆型肝炎所占比例较多,黄疸深,持续时间长。病程相对较长,恢复较慢,住院时间比成人约长1倍。重型肝炎相对较多,高于成人组但低于孕妇,并发症多,易继发感染。预后较好,病死率低,未见变慢性报告。
初期一旦染病,就会导致伤口感染、瘀积子宫内膜增生,功能性出血等诸多病菌繁殖[详细]
2020-01-08 17:38:07对于不排卵伴随的症状和体征有一定了解,则有助于自我发现,及时就诊。1、闭经(无月经);2、月经周期不规则;3、月经稀少(月经次数减少);4、肥胖;5、严重体重下降;6、溢乳(乳房泌乳);7、多毛症(身体和脸部有不正常或过量的毛发生长)[详细]
2020-01-08 17:38:06证见头晕头痛,面红升火,口苦目赤,舌质红,脉弦数。每因烦劳而头晕,头痛加剧。肝阳眩晕:眩晕伴面红目赤,口苦易怒,重者肢麻震颤,眩晕欲仆,头痛,语言不利,恶心呕吐,舌红苔黄,脉弦数[详细]
2020-01-08 17:38:02中医认为,肝火是肝阳的表现形式,肝火旺就是肝的阳气亢盛表现出来的热象,多因七情过极、肝阳化火或肝经蕴热所致[详细]
2020-01-08 17:38:03职业性痤疮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见于脂溢性体质患者,任何接触部位均可发病,潜伏期大致为1~4个月。1、油痤疮接触部位发生多数毛囊性损害,表现为毛孔扩张、毛囊口角化、毳毛折断及黑头粉刺。常有炎性丘疹、毛囊炎、结节及囊肿[详细]
2020-01-08 17:38:01舌头上火症状为舌头颜色赤红、肿痛,伴有心中烦热、失眠、口渴喜饮、脸发红、小便黄。中医认为,“舌为心之苗”,可用牛黄清心丸、导赤片治疗。牙龈上火牙痛、牙龈红肿、牙龈出血,面赤发热。可用牛黄清胃丸、清胃散口服[详细]
2020-01-08 17:38:02妄想型精神分裂症主要有感知觉障碍、思维障碍、情感障碍及认知功能障碍,其具体临床表现如下叙述。一、妄想型精神分裂症的症状妄想型精神分裂症是精神分裂症的一种,以妄想与幻觉为主的疾病[详细]
2020-01-08 17:38:00皲裂时乳头表面有小裂口和溃疡,上皮浸软后也可表现为糜烂状,本病初期,小儿哺乳时乳头部有刀割样痛,继之出血或流黄水及表面结痂;如再吸吮,痂脱复结,裂口逐渐扩大,当病情发展,在乳晕下形成急性或亚急性蜂窝组织炎或乳晕局部的脓肿[详细]
2020-01-08 17:38:01以固定部位的筋骨关节反复发作性疼痛,麻木不已,活动受限,遇风寒加重等为主要表现的肢体痹病类疾病。主要表现:固定部位的筋骨关节反复发作性疼痛,麻木不已,活动受限,遇风寒加重等[详细]
2020-01-08 17:38:01宫寒,顾名思义就是子宫寒冷。百病起于寒,宫寒在妇科病及妇科不孕症中占一半以上,典型症状主要表现如下:1、发胖:寒者的另一表现是浑身发胖,并伴有气短乏力、失眠多梦、月经过少、不排卵等症状[详细]
2020-01-08 17:3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