枢椎齿状突骨折的治疗方法(5)

Ⅲ型齿状突骨折无移位的Ⅲ型骨折是稳定的骨折,可予石膏和颈托固定。对伴有移位的Ⅲ型骨折可行牵引复位加石膏固定。国外文献多推荐Halo支架治疗,目的是在Halo支架上纠正成角畸形,并制动到骨折愈合,因明显的齿状突向前移位或成角畸形将造成颈椎管狭窄和脊髓压迫,对残留的移位一般不需治疗。对一些特殊的不稳定骨折需考虑手术治疗。包括后路融合术和偶尔的、前路螺丝钉内固定术。

年龄大于60岁被认为是齿状突骨折难以愈合的指征,尤其是Ⅱ型骨折,故应考虑手术治疗。Bednar等对11例平均年龄74岁的齿状突骨折患者进行前瞻性治疗研究,发现积极的治疗(早期手术和术后早期活动)可显著降低老年齿状突骨折患者死亡率。

多发伤和伴随伤对多发伤的患者要全面诊断,分清主次,按序处理。对伴先天性畸形的患者,如扁平颅底、寰椎枕化等,应根据脊髓压迫的部位和损伤的情况,应根据影像学检查充分考虑损伤的情况,创伤机制及脊髓功能,综合处理,达到减压和稳定的目的。

四、治疗程序

根据当前国内的情况,前路螺丝钉固定术尚难以推广,尽管这是更符合脊柱生物力学特点的治疗方法。对一个齿状突骨折患者,首先要明确诊断,对诊断的五点内容应有明确的答案。对伴有邻近骨和韧带损伤的患者,可早期手术治疗;对无邻近组织伴随伤的患者,首先考虑保守治疗,力争早期牵引复位,复位后维持牵引、固定,以期愈合。对复位困难或复位难以维持的患者,及陈旧性骨折不融合者可者可考虑早期施行寰枢固定和融合术;对伴有寰枢椎不稳的患者,常伴有脊髓和神经压迫症,不能单纯固定寰枢椎,必须将寰椎后弓切除减压,必要时应将枕骨大孔后缘切除减压,然后行枕颈融合术。

首页上一页...2345 5
以上内容仅中华网独家使用,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为你推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