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者腹泻的病因

旅行者腹泻(DT)的病因众多,目前认为DT并非由于气候、食物或水土等因素所致,绝大多数DT具有传染性,其病原有细菌、病毒、寄生虫、真菌等。偶见原虫和蠕虫感染。近年来随着微生物学鉴定技术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及应用,临床上又发现不少新的肠道病原体,但仍有20%~35%的腹泻患者未能检出病因,而被称为“非特异性急性胃肠炎”。现将已知DT的主要病原体列举如下。

关于病原学各地报道不一,主要取决于当地流行的致病菌谱、流行菌(毒)株和当地人群的免疫状况。在全世界范围内,产毒性大肠埃希杆菌(ETEC)被认为是最常见的病原菌,占40%~70%,其高检出率尤以非洲和中美洲为甚。最近有报道称黏附-积聚性大肠杆菌(EAEC)在世界范围内是仅次于ETEC的旅行者腹泻的病原体。志贺菌属在世界范围内也相当常见,空肠弯曲菌则多见于前往亚洲的旅行者。虽然霍乱在印度次大陆和拉丁美洲是一种重要的腹泻性疾病,但它很少侵扰旅行者。泰国的气单胞菌属特别常见。在东南亚的沿海地区,副溶血弧菌比较多见。旅行者偶可因病毒、原虫和蠕虫的侵袭而发生腹泻,但三者加起来只占旅行者腹泻病因的10%~15%。国内有学者对来自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237例旅行者腹泻患者进行病原学及感染因素调查,共检出致泻菌14种118株,检出率为49.79%,以致病性弧菌、致泻性大肠埃希杆菌及变形杆菌为主。

多种病原体的混合感染引起的腹泻为10%~33%,泰国在35例DT中有33%病例检出2~4种病原体,其意义尚难确定。此外,尚有l0%~30%的病例未检出病原体,腹泻原因可能是饮食习惯的改变及非病原体因素。

以上内容仅中华网独家使用,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为你推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