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炎 > 正文

动脉炎的中医辨证治疗

大动脉炎是由于机体先天禀赋不足,外邪内侵,阻滞经脉,内攻脏腑所致,本病常因虚致实,或虚实夹杂,使病情错综复杂,临床辨证分6型治疗。

1、风寒湿痹阻

主症:发热,周身倦怠乏力,下肢沉重,关节酸痛,胃脘痞满,患肢动脉减弱或无脉,舌质淡,舌苔白,脉沉细或细弱,多见于大动脉初期。

治法:益气温阳,散寒祛湿,活血通痹。

方药: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

生黄芪15g,桂枝6g,炒苍术12g,赤,白芍各10g,薏苡仁15g,茯苓15g,羌活10g,防风10g,当归10g,川芎6g,鸡血藤15g,生姜12g,大枣5枚。

2、阴虚内热

主症:低热或午后潮热,心悸,头晕,四肢酸软乏力,肢体关节疼痛,口干,舌质红,舌苔薄白,脉细数,多见于大动脉炎急性活动期。

治法:养阴清热,活血通络。

方药:养阴活血汤。

生地30g,玄参30g,赤芍30g,鸡血藤20g,当归15g,青蒿15g,白薇15g,丹皮15g,牛膝15g,川芎15g,黄芩10g,甘草6g。

加减:伴有心烦,口苦,面红,眩晕,头痛,血压高者,证属阴虚阳亢,方用天麻钩藤饮合杞菊地黄丸加减,如天麻10g,钩藤10g,黄芩10g,桑寄生15g,枸杞子15g,熟地30g,丹皮15g,茯苓15g,丹参30g,甘草6g。

3、湿热瘀阻

主症:周身困重倦怠,低热不退,肢体麻木,关节游走性疼痛,胃脘痞满,纳差,便溏,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濡细,多见于大动脉炎活动期。

治法:清热利湿,活血通络。

方药:甘露消毒丹加减。

茵陈15g,黄芩10g,连翘10g,滑石15g,薏苡仁15g,苏梗10g,藿香10g,菖蒲10g,郁金10g,丹参15g,路路通10g,木通6g。

加减:如头沉重身痛者,去木通,加蔓荆子,胃脘胀满者,去滑石,木通,连翘,加苍术,炒枳实,佛手。

4、气滞血瘀

主症:精神倦怠,面色晦暗,肢体疼痛或麻木,女子经行不畅或闭经,患肢皮色苍白,发凉,动脉搏动减弱,舌质暗,舌苔薄白,多见于大动脉炎稳定期。

治法:活血化瘀通络。

方药:活血化瘀方加减。

忍冬藤60g,玄参20g,当归10g,丹参30g,薏苡仁30g,川芎15g,赤芍15g,海风藤15g,桃仁12g,红花12g,桂枝9g,甘草12g。

加减:下肢无脉者加牛膝,土元;胸闷气短者加厚朴,土茯苓。

5、脾肾阳虚

主症:全身怕冷,腰膝酸软,食少便溏,肢体发凉,倦怠乏力,舌质暗淡有瘀斑,脉沉细,见于大动脉炎稳定期。

治法:温肾健脾,散寒活血。

方药:补肾活血汤。

熟地30g,桑寄生30g,当归15g,鸡血藤15g,牛膝15g,补骨脂15g,川芎10g,红花10g,白术10g,茯苓15g,仙灵脾15g,狗脊15g,陈皮10g,甘草6g。

6、气血两虚

主症:身体虚弱,倦怠无力,面色萎黄,头晕,心悸气短,视物模糊,舌质淡,舌苔薄白,脉沉细或无脉,见于大动脉炎后期严重缺血期。

治法:益气养血,活血通脉。

方药:顾步汤加减。

黄芪15g,党参30g,石斛30g,鸡血藤30g,当归5g,赤芍15g,牛膝10g,白术10g,地龙10g,甘草6g。

以上内容仅中华网独家使用,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为你推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