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炎 > 正文

动脉炎的中医辨证治疗(2)

4、气滞血瘀

主症:精神倦怠,面色晦暗,肢体疼痛或麻木,女子经行不畅或闭经,患肢皮色苍白,发凉,动脉搏动减弱,舌质暗,舌苔薄白,多见于大动脉炎稳定期。

治法:活血化瘀通络。

方药:活血化瘀方加减。

忍冬藤60g,玄参20g,当归10g,丹参30g,薏苡仁30g,川芎15g,赤芍15g,海风藤15g,桃仁12g,红花12g,桂枝9g,甘草12g。

加减:下肢无脉者加牛膝,土元;胸闷气短者加厚朴,土茯苓。

5、脾肾阳虚

主症:全身怕冷,腰膝酸软,食少便溏,肢体发凉,倦怠乏力,舌质暗淡有瘀斑,脉沉细,见于大动脉炎稳定期。

治法:温肾健脾,散寒活血。

方药:补肾活血汤。

熟地30g,桑寄生30g,当归15g,鸡血藤15g,牛膝15g,补骨脂15g,川芎10g,红花10g,白术10g,茯苓15g,仙灵脾15g,狗脊15g,陈皮10g,甘草6g。

6、气血两虚

主症:身体虚弱,倦怠无力,面色萎黄,头晕,心悸气短,视物模糊,舌质淡,舌苔薄白,脉沉细或无脉,见于大动脉炎后期严重缺血期。

治法:益气养血,活血通脉。

方药:顾步汤加减。

黄芪15g,党参30g,石斛30g,鸡血藤30g,当归5g,赤芍15g,牛膝10g,白术10g,地龙10g,甘草6g。

以上内容仅中华网独家使用,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为你推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