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注意!糖尿病是致盲的首要因素

糖尿病,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病,其发病率位居心血管疾病和肿瘤之后,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不容小觑。它不仅是导致失明的首要眼科原因,还会影响到四分之一患者的视网膜,引发病变。

这一过程始于糖尿病引发的血管变化,长期的高血糖会逐步闭塞视网膜血管,继而造成缺氧环境。为了应对缺氧,视网膜会产生异常的新生血管,这些血管脆弱易破,一旦出血,将进一步加剧缺氧状况,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可能导致彻底的视力丧失,有时还会伴发青光眼,带来剧烈疼痛甚至失明风险。

哪些人更需警惕?长期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以及伴有高血压、肥胖、吸烟和饮酒习惯的群体,他们发生视网膜病变的风险更高。

视网膜病变的症状包括视力逐渐下降,早期可能不易察觉,但随着病情进展,视力衰退会愈发严重。预防失明的关键在于有效管理糖尿病本身,维持血糖水平的稳定。这要求患者建立规律的生活作息和饮食习惯,必要时依据医生指导调整治疗方案,包括使用胰岛素或其他降糖药物。

及早发现和治疗糖尿病眼病至关重要。例如,白内障手术虽可解决部分视觉障碍,但对于伴随糖尿病的眼底病变,及时手术还能为医生提供治疗眼底问题的机会。稳定的血糖控制为眼科治疗创造了有利条件。

治疗手段多样,早期病变可通过定期的眼底检查监测,必要时采用激光治疗干预。发展至增殖期病变,则可能需要进行玻璃体切割手术,这是一种更为复杂且费用较高的治疗方式。针对黄斑水肿,除了激光治疗,还有药物治疗选项,包括口服药和直接眼内注射,尽管后者疗效显著,但经济负担较大,且不在医保覆盖范围内。

治疗后,定期复查同样重要,因为糖尿病无法根治,持续的血糖管理、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对维护治疗成果至关重要。

保护视力还需从日常做起,比如适度增加户外活动,避免长时间阅读或使用电子产品,每使用30分钟应适当休息,远眺放松。夜间尤其应注意,避免黑暗中使用手机等设备,以减少对眼睛,尤其是黄斑区的伤害。

以上内容仅中华网独家使用,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为你推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