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肺部插管的利弊

在医疗实践中,气管切开是一种确保呼吸道畅通的关键措施,尤其适用于那些无法自主呼吸的患者,他们必须依赖呼吸机维持生命活动。理解肺部插管的正反两面至关重要。

气管切开术广泛应用于多样化的医疗情境中,例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引发的肺性脑病、心脏骤停情况,以及由心脑血管问题导致的严重咳嗽和呼吸困难。不同疾病的气管切开预后各异: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经历气管切开并接受积极治疗后,意识清晰度和肺功能往往能显著恢复,使用便携式呼吸辅助设备后生存几率高;心脏骤停后实施气管切开的患者,一旦呼吸和心跳功能恢复正常,拔管后预后良好,预期寿命不受大影响;而对于因心脑血管疾病需气管切开的患者,其预后与基础病的改善程度紧密相关,也会影响其生存时间。

气管切开是保持气道开放的重要手段,适用条件包括但不限于:

肺部病变实变面积小于40%,呼吸衰竭主要由痰液堵塞引起,需频繁清除下呼吸道分泌物;

遇到难以解除的气道梗阻,如急性喉炎;

防止吞咽困难或深度昏迷患者发生误吸;

保障有效的胸外按压操作进行。

通常,气管切开通过口腔进行,而新生儿和婴儿可能采用鼻腔置管,便于固定且可持续较长时间,但吸痰操作较为不便,置管时间不宜超过48至72小时,以免引发喉部水肿或拔管后严重呼吸困难。置管期间,要减少对管道的移动,减轻对喉部的刺激,同时定期清理管道,防止分泌物堵塞,保证呼吸道的持续畅通,并妥善固定气管切开管与气垫,确保导管位置正确,防止移位至单侧主支气管或意外脱落。

以上内容仅中华网独家使用,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为你推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