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别把跖疣当鸡眼 来了解一下它们的不同

我国有一半以上的人经历过足部疾病,这类问题在成年人中尤为普遍。遗憾的是,只有一小部分患者选择接受治疗,而大多数人则采取忽视态度,甚至有人不认为足病是严重的健康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鸡眼和跖疣是最常见的两种足部疾病,两者容易混淆,正确区分它们对确保正确治疗至关重要。

鸡眼主要是由长时间行走或摩擦造成的角质增厚变形,是一种非传染性的物理性皮肤病。相比之下,跖疣则是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结果,属于可传染的病毒性皮肤病,其特点是有较强的传染力。

从外观上看,鸡眼通常形似豌豆,淡黄色,表面光滑,界线清晰,因形似鸡眼而得名。跖疣则多为椭圆形灰黄色,表面粗糙,边缘角质层较厚,中央凹陷,有时伴有因血管破裂造成的黑点。

鸡眼多发于脚趾受压部位,如趾前中部或小趾、拇趾侧面;跖疣则可在足部任意位置出现,分布没有特定规律。

症状上,鸡眼很少引发出血,主要表现为角质堆积,数量较少,触压时疼痛明显。跖疣则可能出现流血现象,数量可能较多,且在外界刺激下会增长,虽然基础痛感较轻,但某些情况下也会因触及神经而疼痛。

治疗策略上,鸡眼患者应穿着舒适合脚的鞋,使用鸡眼贴辅助治疗,轻微情况可随穿着习惯改善。跖疣因其病毒性本质,需通过医院的冷冻、激光治疗或外用药等方式处理,同时注重提升自身免疫力以防复发。

无论是遭遇鸡眼还是跖疣,都不应掉以轻心,及时采取措施保护足部健康,是享受无忧生活的重要一环。

以上内容仅中华网独家使用,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为你推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