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褶皱部:常见于腋部、腹股沟、乳房下和脐部。多发于三十到五十岁,尤其是肥胖中年妇女。皮损以播散性摩擦红斑形式存在,红斑的边界清楚,上有油腻性鳞屑,时有表皮裂隙、肿胀。由于局部多汗、继发感染或不适当的治疗可使皮损发作。两性*被累及时,常表现为圆形的红斑和鳞屑,可形成皮肤剥脱,也可因慢性增厚呈银屑病样表现,这种情况没有典型的溢脂性皮炎的特征。
4.继发红皮症:脂溢性皮炎重症者可呈大片状弥漫性损害,炎症*,病情在发展过程中会倾向湿疹样化,表面糜烂、渗液、结痂,甚至继发红皮症,全身弥漫潮红,覆盖鳞屑。患者毛发细软稀疏、指甲增厚变脆,易折断,掌跖角化患病时间长久者,皮肤浸润增厚,可苔藓化。
5.婴儿脂溢性皮炎:出生后二周到十周左右发病,一般累及头皮、尿布区及褶皱部位。头皮皮损为局部或全部被覆盖灰黄色或黄褐色油腻性痂皮,发于耳、眉、鼻唇沟及褶皱等处,表现为边界清楚的红斑,圆形或椭圆形,常伴有灰白色糠状鳞屑。红斑可扩展融合并粘着油腻性黄痂,间有糜烂、渗出,炎症比较*,损害常为对称性,但成人的毛囊损害于皮脂溢出可继发真菌或细菌感染。
接触性皮炎有哪些症状
接触性皮炎的临床特点是有接触刺激物或致敏物的历史,在接触的部位发病,境界比较清楚,多数表现为急性皮炎。
1.皮疹的形态:相对于湿疹而言,接触性皮炎的皮疹倾向于单一形态,多数是呈急性皮炎改变,一般起病比较急。轻者仅有局部红斑和密集的小丘疹,轻度肿胀。重者发生大片水肿性红斑,有水疱、糜烂甚至是大疱。更严重的可以出现表皮溃疡、坏死。在少数反复接触致敏物的患者,皮损可呈亚急性、慢性皮炎的改变,出现局部浸润、肥厚、脱屑、苔藓样变。在皮下组织疏松部位,肿胀比较明显,局部皮肤光亮,纹理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