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健康频道 >

急喉风的中医治疗(2)

【治法】泄热解毒,祛痰开窍。

【方药】清瘟败毒散加减。方中以犀角(可用水牛角代)为主药,结合玄参、生地、赤芍、丹皮以泄热凉血解毒;黄连、黄芩、栀子、石膏、知母、连翘清热泻火解毒,去气分之热;桔梗、甘草宣通肺气而利咽喉。痰涎壅盛者,加大黄、贝母、瓜萎、葶苈子、竹茹等清热化痰散结,并配合六神丸、雄黄解毒丸、紫雪丹、至宝丹以清热解毒、祛痰开窍;大便秘结者,可加大黄、芒硝以泄热通便。

3、风寒湿浊,凝聚咽喉

【临床表现】猝然咽喉憋闷,声音不扬,吞咽不利,呼吸困难,或兼有咽喉微痛。全身可见恶寒、发热、头痛、无汗、口不渴等症。舌苔白滑,脉浮。检查见喉关可无红肿,会厌可明显肿胀甚至如球状,声门处粘膜苍白水肿,声门开合不利。

【证候分析】素体虚弱,或禀质过敏,风寒湿邪乘虚而入,壅阻于肺,肺气失宣,寒邪凝聚于喉,故咽喉憋闷、吞咽不利、声音不扬;湿邪上犯,结聚喉头,故见会厌及声门粘膜肿胀显著、声门开合不利;气道受阻,气息出入不利,则见吸气困难;寒湿侵犯,卫阳被郁,故见恶寒发热、头痛无汗、口不渴;脉浮、舌苔白滑亦为感受寒湿之征。

【治法】散寒祛湿,利咽消肿。

【方药】六味汤加味。方中荆芥、防风、薄荷祛风解表,辛散风寒;桔梗、甘草、僵蚕宣肺化痰利咽。应用时可加苏叶以助疏散风寒;加蝉衣祛风开音;加茯苓、泽泻健脾祛湿消肿。恶风无汗者可加桂枝;痰多者可加半夏、白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