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早期血压升高,一般表现为妊娠20周后,妊娠并发慢性高血压,即孕妇在妊娠前有高血压疾病。其他患者在怀孕前没有高血压,只有在怀孕后才有高血压,称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根据2014-2019年医院危重孕妇发病率统计,医院妊娠期高血压病程延长至危重症发病率排名第三。也就是说,妊娠高血压疾病、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容易发生危重症,容易造成母子生命危险,需要进一步的产前检查,降低血压,防止妊娠高血压危重症的发生。
妊娠早期血压升高的原因与过度劳累、异位妊娠、流产、家族高血压史、高营养食物摄入、超重等有关。
妊娠期高血压首先表现为收缩压≥舒张压力为140mmHg>90毫米Hg,临床上将妊娠期高血压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
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主要表现为全身小动脉痉挛,主要表现为各器官血液灌注不足。当胎盘小动脉痉挛时,会表现为宫内缺氧、窘迫、死胎等。
临床上,母体症状主要表现为水肿、水肿的顺序,从足部开始,随着妊娠周的增加,逐渐延伸到会阴,甚至腹部皮肤、眼睑水肿、上腹部不适、高血压、尿蛋白阳性。
如果发生这种情况,首先考虑每天测量血压,持续监测,检查尿蛋白、肝肾功能,必要时服用降压药,或静脉应用降压药,维持正常血压,避免胎儿宫内窘迫、心脑血管破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