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髓炎病因
牙髓炎作为常见的口腔疾病,很多人对于它都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在它发病时,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困扰,特别是夜间,常会引起失眠,使病人的睡眠质量下降,影响工作与生活。所以,我们要在患病时及早就诊,祝你早日健康。
一、引发牙髓炎的原因:
1.微生物感染细菌是牙髓炎最重要的致病因素,其细菌主要是兼性厌氧菌和专性厌氧杆菌,如链球菌、放线菌、乳杆菌等。
2.化学刺激
(1)药物刺激制洞后消毒用药,如酚类可致牙髓受到刺激。
(2)充填料刺激深洞直接用磷酸锌水门汀垫底,复合树脂直接充填等都可能刺激牙缝。
3.物理刺激
(1)温度刺激制洞时如使用气涡轮机必须喷水降温,否则导致牙髓充血、出血引起炎症。
(2)电流刺激口腔内如有两种不同金属的修复物接触,通过唾液可产生电位差,对牙髓有一定刺激。
(3)气压变化的影响在高空飞机或深水潜泳时,气压变化可导致牙髓炎变急性发作。
(4)创伤如糖尿病等可引起牙髓退变,肿瘤亦可波及到牙髓,血源性感染引起的牙髓病极少见。
二、预防牙髓炎的方法:
一是保持口腔卫生,早晚刷牙,饭后漱口是个重要环节;口腔良好的卫生环境可减少牙石的积聚和细菌的繁殖。
二是定期清除牙颈部的结石,使牙颈部保持清洁、光滑,食物残渣不易再附着。并在牙里面涂上碘甘油,引起消炎收敛作用,减少脓性脓性分泌物,缩小龈袋。
三是加强身体锻炼,劳逸结合,使体质健壮,御邪在外。
四是病后应以调整理肾本为主,可根据患者身体情况,选用金匮肾气丸或六味地黄丸,以调胃脏阴阳平衡,健骨固齿。
通过本文介绍牙髓炎的病因和预防方法有哪些,大家现在应该了解了口腔疾病的发病原因以及预防的措施了。大家在生活中一定要呵护口腔健康,小编建议大家采用合理的刷牙方法,可减少牙垢和牙石。
怎样去眼袋黑眼圈 女性眼袋黑眼圈是避免不了的吗?如何去除眼袋黑眼圈,特别是产后的妈咪们,不分昼夜的照顾自己的孩子,长期就是出现黑眼圈眼袋等眼部问题,使用什么眼霜可以帮助育后妈咪护理眼部皮肤呢?小编给大家介绍一款欧雅泊思[详细]
2020-05-19 16:47:09治疗过敏性鼻炎 我们都知道过敏性鼻炎这种疾病一旦出现的话会给我们带来打喷嚏等症状,很多朋友觉得它并不是多么严重的疾病,其实是不对的,这种疾病如果不能及时治疗的话对我们的健康危害很大[详细]
2020-05-19 16:46:4123周胎儿发育标准数据表 怀孕23周,孕妈妈的肚子越来越大,这个时候浮肿可能开始出现,孕妈也可能正遭受到孕期失眠的折磨。孕妈妈应该尽量调整自己的作息时间,白天减少睡眠时间,还可通过适量运动来促进睡眠[详细]
2020-05-19 16:36:40新生儿纯母乳喂养多久喂一次 宝妈生病了还能喂养母乳吗?有的新手宝妈,只要一听到宝宝哭泣,为了让宝宝不哭闹,就会喂宝宝喝奶。这样真的好吗?母乳喂养多久喂一次? 其实母乳喂养也是有时间规律的,一般情况下给孩子喂奶应定时定量。时间间隔为2到3小时一次为宜[详细]
2020-04-28 15:41:56结石性胆囊炎饮食 尿结石肾结石能吃花生吗?胆囊结石是一种什么性质的疾病,这种疾病在疾病的早期如果给予一定的治疗到后期患者就会免受手术治疗,但是对于胆囊结石这种疾病来说如果想要进行手术治疗的话,我们专家在以下做了相关的知识总结,再者我们还应该护理好患者的心理[详细]
2020-04-20 16:20:05月子里吃巧克力 产后可以吃什么补品? 在生完小孩后,孕妇们的这个身体往往都是比较虚弱的,这个坐月子可是那些孕妇们的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坐好了这个月子,就有利于她们产后身体的迅速的恢复;若是坐不好这个月子,就会容易落下了毛病,那么[详细]
2020-04-20 16:19:37小孩鼻炎怎么办 小孩鼻炎最简单方法有哪些?症状:早期症状与急性鼻炎或感冒相似,但全身症状较成人明显。故除鼻塞、脓涕多外,可有发热、脱水、精神萎靡或烦躁不安、呼吸急促、拒食、甚至抽搐等表现。 治疗:正确而且适量的抗生素使用,是治疗急性鼻窦炎的不二法则[详细]
2020-04-20 16:18:42中耳炎是怎么引起的 中耳炎怎么治疗最快? 在生活中,孩子是中耳炎的高发人群,因此家长要重视日常的预防措施,让孩子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同时多带孩子参加户外活动,提高身体的免疫力。那么,儿童如何预防中耳炎呢?下面让我们一起了解了解[详细]
2020-04-17 16:41:49胆囊炎禁吃什么 胆囊炎一般几年后癌变? 胃炎患者平时一定要注意饮食,小心病从口入后,造成严重的后果。那么得了胃炎应如何处理?哪些饮食又是要注意的呢?这是不少患者都特别关心的话题,不少患者想通过饮食来调节下自身症状,下面就由专家为大家具体介绍下这类情况[详细]
2020-04-17 16:40:53地中海贫血检查需要空腹吗 1、血糖测定血糖测定是确诊和早期发现本症的主要方法。生后1h内应监测血糖。对有可能发生低血糖者(如SGA儿),应于生后第3、6、12、24h监测血糖[详细]
2020-04-17 16:3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