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性白内障的临床表现

外伤性白内障因类型的不同其临床表现而有所不同,其具体的临床症状如下叙述。

一、外伤性白内障的临床症状

1、钝挫伤白内障

顿挫伤性白内障在临床上并不多见,可单独发生,也可合并晶状体半脱位或全脱位。最早期改变是正对瞳孔区的后囊膜下混浊,进而形成类似于并发性白内障的星形外观或菊花状混浊。混浊可以长期保持稳定,也可缓慢向深部和广度扩展,最后发展成全白内障。值得提出,钝挫伤后不一定立即出现混浊性变化,而仅以前、后囊下透明区消失为特点,这种状态可一直持续数月乃至数年,使形成典型的白内障改变,即所谓延迟性外伤性白内障。在轻症病例,囊下上皮细胞可保持正常活性,随着新纤维的形成,混浊区可被逐渐挤向深层,呈现部分消退的静止状态。

在大多数情况下,可合并外伤性虹膜睫状体炎,出现瞳孔后粘连,严重病例还可出现虹膜膨隆等继发性青光眼表现。有一种情况与外伤有关,即正前方的冲击性外力,可将于瞳孔相对应的虹膜色素环印记在晶状体前囊表面,谓之Vossius环。它由虹膜脱落的色素颗粒组成,有时杂有少许红细胞,如不伴有晶状体实质混浊,一般不影响视力。

由拳击或是球类和其它物体撞击眼球所致的挫伤性白内障,其临床表现不尽相同,主要分为以下5类:

(1)Vossius环状混浊:晶体表面有环状混浊,并有1mm宽的色素,这些混浊和色素斑可在数日后逐渐消失,但也可长期存在。

(2)玫瑰花样白内障:晶体受到打击后,其纤维和缝的结构被破坏,液体向缝间和板层间移动,形成放射状混浊,如玫瑰花样。此型白内障可在伤后数小时或数周内发生,部分病人的混浊可以吸收;另外一些病人伤后数年才发生,且多为永久性,30岁以下的病人。晶体混浊可保持多年不变,直至50岁以后混浊加重,视力逐渐减退。

以上内容仅中华网独家使用,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为你推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