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性肾病有哪些症状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可以引起两种不同类型的急性肾功能衰竭,即血流动力学调节的肾功能衰竭和急性间质性肾炎(常伴有肾病综合征),两者与NSAIDs诱导的PG的合成减少直接相关。

1、急性肾功能衰竭:某些患者使用NSAIDs后发生肾功能障碍的可能性较其他大,这些患者包括那些充血性心力衰竭,高龄患者(年龄>65岁),低血容量或休克,败血症,高血压,同时使用利尿剂治疗,有基础肾脏疾病患者,通常大部分患者在发生急性肾功能恶化时尿改变都不显著,此外,部分发生此类肾衰的患者尿钠排出可以很低(<1%),血浆肌酐水平的升高通常见于开始治疗后的3~7天,此时,NSAIDs在体内达到稳定的血药浓度并最大程度阻断PG的合成,如早期诊断,此种肾衰在停用NSAIDs后是可逆的,另外,高血钾的发生率为75%,也是最为显著的临床表现,他们共同的前驱状态是高肾素,高血管紧张素状态。

关于NSAIDs所引起的急性肾功能衰竭,还有一点需注意,不同的NSAIDs的肾毒性可能不相同,低剂量的阿司匹林(aspirin),低剂量的非处方用药布洛芬(ibuprofen)和舒林酸(sulindac)可能更安全,因为它们对肾脏PG的合成影响较小,酮咯酸氨丁三醇(ketorolac)是非胃肠道给予的止痛药,过去认为其肾毒性较大,最近研究表明使用酮咯酸少于5天导致肾衰的危险性与对照组无差异。

NSAIDs诱导的第二种形式的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可以表现为急性间质性肾炎和微小病变所致的肾病综合征,诱导该类肾损害的最常见药物是非诺洛芬(fenoprofen),但其他止痛药亦可引起该类损害,这类综合征的特征是,发展至严重肾损害的时间变化很大,平均为5.4个月;只有19%的患者有发热,皮疹,嗜酸性粒细胞增多,83%的患者有肾病综合征的表现,患者常常表现为血尿,脓尿,白细胞管型,大量蛋白尿和急性血肌酐浓度升高,虽然有报道所有NSAIDs诱导的肾病综合征,经活检均证实为微小病变,但最近的研究表明也可以是膜性肾病,许多发生膜性肾病的患者曾使用双氯芬酸钠(diclofenac)治疗,但其他NSAIDs也可引起,最近的研究提示NSAIDs诱导的膜性肾病较以前常见。

以上内容仅中华网独家使用,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为你推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