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碎性骨折有哪些典型症状

骨质疏松症因其发病的隐蔽性、诊断手段的特殊性,被喻为"静悄悄的疾病",患者的就诊率低,临床医师的漏诊率高。研究显示,只有60%的人知道骨质疏松症,其中仅10%的人知道骨质疏松会发生骨折。

对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在治疗和预防上还存在一些误区,有必要重新认识,加以澄清。

误区一:不重视轻微外伤

有一个病例给我印象很深。那是一个72岁的老先生,早上下床时右髋部扭伤,感觉到有些疼痛但还可以走路。他在儿子催促下到医院就诊,拍片后没有发现明显骨折。接诊医生告诫,有些没移位的轻微骨折早期拍片发现不了,过一周左右骨折端骨吸收后,拍片才能显示,因此应卧床休息,不要站立行走,一周后再拍片复查。但老年认为没发现骨折就没事,走着回家,第二天开始疼痛加重不能站立,再次到医院检查拍片,发现右股骨颈骨折并有明显移位,只能做人工关节置换手术了。如果老年当时听从医生,骨折是不会进一步移位的,这样就可以保守治疗或简单内固定治疗。

老年由于活动量不是很大,外伤多是扭伤或跌伤,但不要觉得受伤轻,也不是很痛,就认为是伤了筋没大事。老年多有骨质疏松,受到外伤时首先要想到可能发生脆性骨折。如果骨折了,还继续活动或站立行走,可能引起骨折移位、加重软组织损伤或造成继发血管神经损伤。所以,老年受外伤后,不论受伤轻重,是否有严重疼痛,最佳的应急处理就是呆在原地保持受伤部位稳定不活动,同时呼救等待救援,经医生检查排除脆性骨折后才站立或行走。

误区二:骨质疏松补钙就行

骨质疏松症产生原因至今尚未明确,但医学界认为与下列因素有关:

1、衰老:随着身体老化,骨的新陈代谢功能会减慢,钙吸收能力降低,骨骼中的钙质会渐渐流失;

2、雌激素下降:雌激素会刺激骨质的形成及抑制骨质的分解,妇女若因卵巢切除或更年期,雌激素停止或减少分泌,就会加速骨质疏松;

3、营养失调:钙摄取不足或常吃高蛋白、高盐的食物,或嗜烟、嗜酒;

4、生活不正常:缺少运动、少晒太阳;

5、疾病:罹患肾病、肝病、糖尿病、高血压、甲状腺机能亢进、风湿性关节炎、僵直性脊椎炎或某些癌症;

6、药物:长期服用类固醇、抗癌药、利尿剂等;

7、遗传:骨质疏松有一定的遗传性。

因此,骨质疏松不等于缺钙,单纯补钙不能防治骨质疏松和骨质疏松性骨折。要预防骨质疏松,应当均衡营养、适度锻炼。饮食中要含有充分的钙质、维生素D以及其他养分,钙和维生素D是增加和保持骨质量不可或缺的基本营养成分,而蛋白质及其他养分如磷、钠、镁等矿物质,也在维持骨骼健康中起着重要作用。运动可使全身和骨骼的血液循环明显加快,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对骨骼有直接刺激作用,这些都能阻止和减慢骨质疏松的进程。

误区三:骨折后不能活动

多数人认为,老年髋部骨折了,要好好养病,要尽可能卧床休息不能活动。殊不知老年骨折后不能静养,越养病越多。

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后,如长期卧床,除可引起褥疮等局部并发症外,还可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DVT)、脂肪栓塞综合征、坠积性肺炎、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同时卧床期间骨丢失加速,骨质疏松加重,极易发生再骨折。

因此在治疗期间,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采取综合措施防治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感染和褥疮等并发症。强调早期进行肌肉的主动和被动锻炼,尽早活动未固定的关节,在可能情况下尽量减少卧床时间。这样才能尽快恢复功能,有效防止并发症,改善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以上内容仅中华网独家使用,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为你推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