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身体湿气重 夏季防暑祛湿只需做好这事

夏季随着雨水增多、气温升高,环境变得既湿又热,这对人体健康构成了挑战。中医理论认为,湿为阴邪,易伤及脾脏,因为脾喜干燥而恶湿。夏季的另一个特点是阳气旺盛,人们易出汗,体内阳气随之发散,可能导致阴寒内生。此时,由于人们倾向于食用冷饮及凉性食物来缓解炎热,脾胃便更容易出现问题。因此,夏季养生的焦点在于调理脾胃,以防暑湿侵袭。

暑热不仅消耗人体正气,还可能导致一系列不适,如疲乏无力、心情烦躁、口干舌燥、气短懒言等,中医称之为“暑必伤气”。在应对暑热时,应采取措施清暑益气,通过食疗或适度进补来巩固正气,预防疾病。尤其对于老年人感冒的治疗,需谨慎处理,避免过度发汗而损耗正气,遵循“扶正达邪”的原则,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夏季的湿热结合,湿邪重浊,易于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导致诸如疲乏、食欲不振、腹泻、气短、头重脚轻等症状,民间常称此为“疰夏”,多见于体质虚弱或脾胃功能不佳者。因此,在夏季调养时,应注意益气祛湿,依据中医“因时制宜”的原则,选择清补而非滋补,以适应季节特性。

清暑益气汤是中医用于夏季调养的经典方剂,有不同版本,旨在通过清热解暑、健脾益气的草药组合,帮助人们应对夏季湿热带来的健康挑战。例如,李东垣的清暑益气汤侧重于清暑除湿、增强脾胃功能;而王孟英的版本则强调清暑热的同时养阴生津,适用于气阴两虚的情况。

针对脾胃虚弱,可采取多种饮食调理方法,如双豆饮(绿豆与白扁豆合煮)既消暑又健脾;小米粥搭配牛奶制成的“奶油”汤,有助于安神和恢复体力;茯苓老鸭汤利于祛湿瘦身;冬瓜紫菜汤等清淡汤品则有助于开胃益气。调整饮食结构,适当减少酸性食物,增加苦味食物,有助于调理脾胃,提升消化功能。此外,猴头菇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材,也被推荐用于养胃,促进胃肠健康。

总之,夏季是调理身体、特别是脾胃和湿气的关键时期,通过合理的饮食和适当的草药辅助,可以有效增强身体对夏季湿热环境的适应能力,确保健康度夏。

以上内容仅中华网独家使用,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为你推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