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 > 正文

准确率颇高的肝癌检测基因 肝癌防治记住二早三查四治疗

准确率颇高的肝癌检测基因

上海已研制出肝癌检测基因(MXR7),只要抽取人体5毫升血,经过肝癌检测基因的筛选,就可以确诊是否患上肝癌,人类患肝癌可望得到早期发现与正确诊断,以便及时得到有效救治。

时下普遍使用的肝癌诊断方法是检测血液中的甲胎蛋白,但存在一定的漏诊率。而这种用检测基因加影像学检测的方法来诊断早期肝癌,准确率可以达到80%以上,远远高于甲胎蛋白的检测率,领先于国际水平。

肝癌检测基因已获得了国家与国际专利。预计再用2~3年左右的时间,肝癌检测基因就可以在临床上得到广泛运用。

其他辅助检查

对肝癌病人进行肝功能检查:有助于了解肝脏损伤的严重程度,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协助肝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用于预测手术切除后是否复发,以及预后判断。临床上常用的肝功能检查主要包括胆红素代谢、蛋白质代谢、酶代谢和染料排泄试验等方面,具体项目有血清胆红素、白/球蛋白、蛋白电泳、丙氨酸转氨酶(ALT)、γ一谷氨酸转肽酶(γ-GT)、凝血酶原时间等。

1.胆红素

血清胆红素升高多表示肝病活动,梗阻性黄值或病程晚期。总胆红素>30?mol/L者不宜进行外科手术;>20?mol/L者,作大的肝癌切除应谨慎。

2.白/球蛋白绝对值

白蛋白绝对值反映有效肝细胞的总数在肝脏慢性和严重损害时明显暴露。白蛋白正常值为35-55g/L,<30g/L不宜进行大的手术切除。正常人白/球比值为1.5-2.5,白/球比值倒置,反映肝功能失代偿,难以耐受大的手术。

3.凝血酶原时间

PT明显延长,表示肝功能损害严重,预后较差。PT低于正常值50%时不宜进行手术。

4.γ一谷氨酸转肽酶

肝癌巨大,门静脉内有广泛癌栓,肝功能异常时,γ-GT明显升高,对手术或预后有很大影响。

5.丙氨酸转氨酶

ALT异常,常反映肝实质细胞损害,或反映肿瘤的大量坏死。肿瘤患者ALT明显增高,手术死亡率也明显增高。

肝癌防治记住二早三查四治疗

“两早”提高疗效:两早防治肝癌,多指早预防和早诊断。

临床实践证明,直径小于3厘米的小肝癌和中晚期肝癌的治疗效果截然不同。中晚期肝癌,常伴有肝内外转移,无法手术切除,介入栓塞和药物治疗难有成效。

但早期诊断的小肝癌,手术切除、栓塞、消融等治疗方法都不错。

早预防则是避免肝炎传播,避免酒精、药物等肝损害,最大程度地预防或缓解肝纤维化进展等。

“三查”:三级普查管理,即根据三类人群进行不同检查。

根据肝癌危险程度,一般把肝癌好发人群分为三类,第一类是高危人群,如因慢性病毒性肝炎(乙肝或丙肝)发展成肝硬化的患者;第二类是中度危险人群,如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但没有肝硬化和肝癌家族史;第三类是低危人群,如非病毒性原因导致肝硬化的患者。

三级普查即根据三类人群进行不同检查,一般高危人群每3个月做1次相关检查(肝功、甲胎蛋白和超声);中度危险人群至少每半年做1次检查;低度危险人群每1年做1次相关检查。查出可疑病例时,应进一步进行CT、核磁共振或动脉造影,直到排除肝癌。

“四治疗”:即肝癌常用四类治疗措施。

手术治疗创伤大、费用高。另外,肝叶切除受肝功能状况、肝癌部位、医疗技术条件等因素影响,对肝硬化患者来说,不是一个理想的选择。

局部治疗,以射频为代表的局部治疗,创伤小、对肝脏损害轻、可反复使用,已成为小肝癌的首选治疗方法。

介入栓塞治疗,其疗效受肿瘤动脉血供制约,难以完全杀死肝癌细胞,且对癌灶周围肝组织的病灶无明显治疗作用。

药物治疗包括化学治疗、免疫治疗、中医药治疗、基因治疗等。药物治疗只是辅助手术治疗,单独应用疗效受限。

以上内容仅中华网独家使用,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为你推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