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肺型p波名词解释

右心房肥大会导致电除极时间延长,与左心房除极时间部分重叠,心室总除极时间变化不大,主要体现为除极振幅增大,在心电图上表现为P波的增高,这种现象常见于肺源性心脏病,故被称为“肺性P波”。

肺部疾病,例如肺气肿、肺水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可引起肺动脉高压,右心室为克服高压而增强收缩力,长期以往会导致右心室及继之右心房代偿性肥大。

诊断肺性P波的标准是P波振幅超过0.25毫伏,尤其是在II、III、aVF导联更为显著。慢性肺疾病患者,如支气管炎、慢阻肺、哮喘病人,常伴有肺型P波,这通常是右束支传导阻滞的表现。确定病因需进一步检查,若无明确症状,则无需特别处理。肺型P波往往是肺心病的早期迹象,确诊后需药物治疗跟进。

肺性P波作为心室肥厚的心电图特征,主要由肺源性心脏病引起。诊断依据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右心房肥大时,P-QRS波幅下降。即使在某些情况下二、三aVF导联P波振幅不到0.25毫伏,若P波形态高尖,其振幅达到同导联R波的一半,也应考虑右心房肥大。值得注意的是,肺型P波并非肺心病独有,某些先天性心脏病及慢性支气管炎、哮喘发作时也可出现类似P波形态。

肺型P波通常不直接危及生命,但若心电图检测中出现此现象,可能是慢性肺心病的信号,需遵医嘱用药控制病情。若是由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病导致肺动脉高压,进而引起心室肥厚和肺型P波,情况较为严重,需通过心脏B超等检查明确病因,并针对性治疗。

以上内容仅中华网独家使用,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为你推荐

相关新闻